说起地震仪,就不得不说一下他的制造者,张衡(78-139),字平子,章帝建初三年汉族,出生于南阳西鄂,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自幼家境贫寒,有时还要依靠亲友们的接济。
在这种环境下张衡也接触到了当时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和生活所带来的贫困,这样的生活不仅没有夺走他的求知欲,反而更加的使他奋发图强,忘我的学习,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他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衡
起初制造地震仪是因为,当时张衡所处的东汉时期地震很是频繁,据史料《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当时的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到安帝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在这期间,一共发生了二十六次大地震。
地震的范围有时能达到几十个郡,甚至有的地方还引起了山崩地裂,河水大涨,对百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张衡深有体会,为了感知全国的地震动向,张衡决定研发地震仪。
在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地震仪(候风地动仪)在张衡不辞辛苦的努力下被发明出来,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候风地动仪是由纯铜制造而成,直径有八尺,其形状像个大酒坛,顶上有个凸起的盖,外面是用篆体文字和一些飞禽走兽的图案作为装饰。
其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有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关零件,外围四周铸有八条铜龙,龙头分别对准八个方向,每个龙头嘴里都有一个铜球,其下方各有一个铜蛤蟆,如果有那个地区发生了地震 ,所朝地震方向的龙头就会掉落出嘴里的铜球,叮啷一声,恰好落在铜蛤蟆嘴中,守候仪器的人因此得知哪里发生地震的消息。
在公元138年,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朝向西北方向的龙头嘴里掉落出来了铜球,测出来西北方发生了地震,当时京城里的一些官员学者,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发生,都怪仪器没有应验。
几天过后传送陇西文书的人来报,那里果然发生了地震,时间与龙嘴里掉落的铜球相应,众人都叹服候风地动仪的精妙。 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历史上的首创,他的这一研究比欧洲早1700多年,他被后人誉为地震研究的先驱者,是世界公认的地震学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