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云南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比起国内其它茶产区,普洱茶独立山头众多,名称也繁多。纵观全国名优茶的命名方式,基本上都是地域 品种,比如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既有产地,又有品种。
普洱茶的命名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不过“普洱茶”更多的不是强调茶叶品类,而是强调山头。
众所周知,普洱茶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保山等地,各个产区又是以不同山头命名的小产区构成,如西双版纳茶区知名山头代表有江内的易武古茶山,江外的布朗山,临沧茶区的勐库大雪山,普洱茶区的景迈山、困鹿山、老乌山等等。
在这些代表产区的基础上,又细分化出许多小山头微产区,名目纷繁,让人目不暇接,传统历史上的古六大茶山便是典型个案。
实际上,山头概念并非商家捕风捉影,在整个普洱茶发展的过程中,山头概念都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阶段承担着不同的职能。早期山头的命名是为了能更好地区分各个地区、山头茶的不同种类特征,而如今山头概念则更多地被赋予了品质价值。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那个时候,普洱茶的很多概念都还没有完全清晰——包括台地茶和古树茶的概念、采摘标准的概念、炒制工艺的概念、陈化时间的概念、山头区域的概念。
直到2005年之后,茶圈才进入对于整个普洱茶的认知成熟起来的阶段,很多基础概念和区域概念都在那时候逐渐系统地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