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班的时候以为上班之后就可以变有钱,但是上了几年班之后,发现不仅没有变“富婆”,更大可能是摇身一变成“负婆”,所以,为什么我们越上班越穷?
抛开特殊情况,按照正常的生活节奏来看,我们很大概率是因为掉进了“超前消费”的陷阱,包括肥虫自己在内,其实存在很多不好的“消费习惯”,所以今天“负婆”们齐聚一堂,一起来唠一唠这个问题~
Part 1——不良消费习惯
1)容易被种草
之前有人和肥虫说,女生的“带货”能力真的很强,假如今天你买到了一个很好用的东西,估计三天之内,身边最起码有3个姐妹成功get同款。事实证明,此话确实不假,至少大多数情况下是被验证过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真的很容易被种草,不管是网络上,还是实际生活中,往往都是某书和某宝在自由切换中...但是这棵草好不好用,适不适合自己,自己是否需要,就是另一码事了。
2)刷购物软件成为肢体反应
这个肥虫非常有发言权,只要闲下来,就会不自觉打开橙色软件!哦莫,还有很多小姐妹多了红色软件...本来拿起手机是要干另外一件事情的,但是不自觉的,注意力就去了购物软件,然后开始乐此不疲地穿梭于花花世界...逛购物软件居然已经成为一个默认的消遣方式了。
3)给自己创造消费需求
肥虫的队友经常说肥虫一天到晚买的东西都是花里胡哨的,这个“花里胡哨”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消费,很多其实是一些不必要东西,但是总想着给这里添置一些什么,那个角落再添些什么,小物件本身放在抽屉里也是可以的,但是非要买个收纳盒回来装...这件衣服需要搭配这双鞋子,那件衣服肯定得搭配另一个同色系的鞋子...很好,商家可离不开我们这些给自己制造消费需求的人。
4)“穷”精致堆积起来的仪式感
其实关于“仪式感”的话题,很久之前的一篇文章肥虫有和大家聊过,而且其实肥虫自己也深有感触,毕竟肥虫其实偶尔也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看到朋友圈出去旅游,去音乐节,自己也会很想去,但是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其实自己本身对于这些活动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觉得为什么大家都可以去,自己不去好像就少了那么点生活的仪式感...
说到日常生活中更细微的一些小事情,看电影其实不一定非要买电影院的爆米花,和姐妹逛街不一定非要人手一杯奶茶...如果确实钱包鼓鼓,那咱是真精致,没什么问题,如果我们的小金库并不富足,那这些所谓的仪式感就是“穷”精致堆砌起来的了,是需要我们去偿还的。
Part 2——良好的消费习惯
1)购物清单
学生时代就做过一篇阅读理解,说我们逛超市的时候超过40分钟,购物车就会多出很多其实不需要的东西。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如果是漫无目的地逛超市确实会把很多“刚需”之外的东西拿进购物车。所以,我们在去超市之前,可以把需要购置的东西列好清单,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购买,下手快狠准,买完就撤,不浪费时间,不浪费钱钱~
2)削弱对仪式感的极度追求
不需要定期去看电影,宅在家一个人也可以看电视;逛街不一定要喝奶茶,就是去压马路也是极好的,随手拍拍一路的风景;巧克力鲜花不是节日的必备,两个人在家做一顿简单的美食也是很温馨的;没有演唱会和旅游的生活,也是可以丰富多彩的。没有人的生活可以一直精致在线,平平淡淡的也挺好的。
3)尝试一物多用
不知道在读的姐妹们有没有和肥虫一样的,总是会因为某一个小的需求而去购入一个物件,但是实际上,很多东西是可以一物多用的,最简单的例子,口红是可以当腮红的吧,眼影盘也是可以拿来画眼线的吧,但是我们总是习惯去单独买很多的腮红和眼线笔。所以日常生活中,很多东西可以尝试去一物多用,给自己也增添新鲜感~
4)购入刚需品
相信很多人的购物车都躺着一堆想要入手的商品吧,但是其中有很多都是我们在纠结要不要买的,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判定为,其实这个东西不是我们的刚需,如果是,我们会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买入。花花世界的诱惑固然很多,但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期是比较明智的,纠结的东西放置几天,可能我们对它的*就会降低很多。
5)培养自己的兴趣
咱就是说,空闲时间可以有一些事情可以做,而不是周末窝在沙发刷一天的直播间,或者是种草视频和某宝等购物软件。写写文章,拍拍照,看看剧,做做饭,运动一下,看看书,爬爬山什么的,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哦~
当然,古人云,“穷”则思变,穷没关系,又穷又躺平的话,生活可能就会稍显局促了家人们~物质上的穷还是有可能通过思想上的丰满去打破的,从现在开始,可以一点点去存钱了,网上很多存钱小妙招,什么“333存钱法”,“52周存钱法”,反正大家选择合适自己的就行。不过关于开源,肥虫暂且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坐等各位斜杠青年的经验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茅茅虫论文写作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