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俊贵
小陈是一个情绪化非常严重的女生,没谈恋爱之前,她的朋友就经常因为她“一点就炸”对她避而远之,毕竟,一言不合就动手砸墙的朋友,实在有点可怕。
小陈恋爱后,男友就成了她的情绪垃圾桶,她经常因为小事对他发脾气。一次,两个人去买手机,小陈看上一款外形很漂亮的手机,但男友觉得不实用,说再去别的地方看看。
可能男友拒绝的态度有点强硬,语气也不是太好,这下就激怒了小陈。回家路上,男友在开车,小陈却一直和他吵架,吵到最激烈时,小陈甚至想打开车门跳下去,这可把男友吓得不轻。
到家之后,两人又爆发了更大的冲突,男友觉得她不顾时间地点发脾气太不成熟了,还拿生命开玩笑,小陈却完全听不进去,她说自己当时就是觉得即便天塌下来都没有发泄痛快重要。男友一看小陈这个态度,直接提出了分手。
什么是“情绪巨婴”?
如果你在爱情中遇到动不动就冲动、闹情绪,且情绪控制能力较低的人,那么你很可能遇到了一个“情绪巨婴”。
情绪巨婴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怒”。无论对方做了什么,都怒。甚至对方没做什么,也怒。他们心中仿佛有一团内在的怒气,时刻都在不满,时刻都在发怒,无条件不满,无条件发怒。且他们的情绪是无序的,逻辑混乱的,基本不可控的。
哈佛心理导师加藤谛三曾这样描绘情绪巨婴:“作为一个在社会层面、肉体层面都已经是成人的个体,他无法像三岁小孩那样行动做事。周围的人是以三十岁的成年人的标准在要求他、对待他,但他却无法拥有三十岁成年人的情绪,他的情绪有时候会像三岁孩子一样不稳定。”
他们认为世界围着自己转,认为所有人都该像母亲一样照顾自己的情绪,他们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别人,让别人为他的情绪感受负责,“我觉得怎么样”是他们常说的话。
调节情绪是成年人必备的一种能力,而情绪巨婴显然并不具备。
“情绪巨婴”的成因
情绪巨婴的形成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原生家庭。
人们常说,父母不能控制情绪,是孩子最大的悲哀。这句话有道理吗?很有道理。近几年,孩子被父母殴打致死或因受不了父母的暴力而离家出走的新闻不时出现。每每此类新闻出现,都有不少人谴责这些父母不善于控制情绪,不具备觉察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2016年度中国亲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中也指出,87%左右的家长承认自己有过焦虑情绪,其中近20%有中度焦虑,近7%有严重焦虑。而当他们情绪焦虑时,往往是从外部向孩子强行灌输、施压,来进行发泄。
他们自己本身就是情绪巨婴,自然也没有意识去体察和关注孩子情绪的变化。情绪的表达出现障碍,久而久之,孩子对痛和委屈会变得麻木,不知道如何表达,可是内心的感受又很难平息,第一反应就是让自己躲起来,直到身边的人帮助他们把这些感受平复下去。当他们长大之后,往往也会通过和伴侣吵架、打骂孩子等方式,来自我宣泄。
“情绪巨婴”如何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 分清楚你的情绪类型
情绪可以分为原生情绪和派生情绪两种类型。
原生情绪就是事情发生时本能的感受,比如考试不及格,你感到难过;而派生情绪,是你压抑或逃避原生情绪后所发展出的情绪,这是一种升级后的情绪,是你对自己原生情绪加工后的感受,比如你考试不及格,但你不敢告诉同学,因为这会让你觉得羞耻。
“害怕”是你的原生情绪,“羞耻”则是你的派生情绪。
我们之所以会在某些情形下做出异常、失控的行为,其实是因为我们被自我的派生情绪所控制了。明白这一点,是我们调节情绪的关键。
● 找到你的情绪按钮
派生情绪是原生情绪的升级,但并不是回回都如此。其实,我们会在某种情景下衍生出某种情绪,也与我们以往的经历息息相关。
据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控制,其在婴儿出生后飞速生长,在7岁左右发育成熟。
这期间,边缘系统与它当中的海马体会帮助我们形成和保留幼儿时期的记忆。这些经历会塑造出个体对于世界的认知,并成为启动、调节行为和情感反应的复杂神经环路中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系统激活的总是同一种情绪反应,那大脑就会习得这种模式,一旦碰到激活它的情景,大脑便会迅速反应,就像是形成了一个“情绪按钮”。
表面上看,前文中的小陈生气是因为男友否定她,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小时候母亲对她的打压式教育。无论小陈做得多么好,母亲总是否定她。于是,否定就成了小陈的一个“情绪按钮”,男友的话,让她从小就熟悉的不安全感和不自信感立马浮现。
后来,小陈开始认真体察自己的情绪,才意识到,原来错不全在男友,主要是她受童年经历的影响,心理创伤难以磨灭,没有真正释怀,所以才会变成一个“情绪按钮”。
● 尝试多种情绪控制方法
找到情绪按钮之后,要多留意自己平时情绪稳定时是什么样的,以及自己情绪爆发之前是什么样的,这样你能更加清晰地觉察到情绪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你找到了情绪按钮被触发的前兆,就等于先给自己一个预警,让自己有意识地去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的方法分为两种:冷却和倾诉。
冷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深呼吸。如果你情绪要爆发的时候恰好在公众场合,找不到人可以倾诉,建议你迅速找个安静的地方,练习深呼吸。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你在事后主动和朋友、爱人或家人倾诉你的想法,这不仅可以练习你的情绪表达能力,也能让你在情绪化之时,获得他们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如果你觉得和这些人倾诉的效果适得其反,还可以去找专业人士诉说。
最后我想说,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不仅在于控制它,也在于观察和正视让自己产生情绪的人事物。正如《身体从未忘记》中说到的:“改变始于我们学会拥有我们的情绪脑,这意味着学会观察和忍受那些与悲惨或羞耻有关的心碎以及揪心的感觉,学会聆听我们身体内部的状态。”
希望我们都能时刻体察自己,正视自己,不让自己成为巨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