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太空漫步操作中,必须动作娴熟,不能出现一丝差错。她后来告诉记者,太空行走危险很大,要防高温、低温和X射线辐射,特别要防止焊接时融化的金属滴不能滴落在太空服上,否则就会丧命。
1984年7月29日,这位首次进入太空行走的女英雄返回地面,不久与一位飞行员结婚,并在1986年10月喜得贵子,当时,她已经38岁。
现在上过太空的宇航员已有近600名了,截至到2021年3月,上过太空的女宇航员已经有65位。据有关专家介绍,这些女宇航员在进入太空时80%都没有生育过,回来后大部分都有过生育经历,不过其中有40%*后流产,9%出现了死胎现象。
但出现流产死胎现象的原因并非上过太空飞行,而是她们的年龄。这些世界精英女性大多数在三十岁以上才被挑选到宇航员队伍,经过几年训练才能执行任务,而上天返回地球后又要疗养恢复至少一两年,这样大多数都成为高龄产妇,发生流产死胎状况自然就多了。
我国女宇航员生育情况中国目前上过太空的女宇航员有2位,即刘洋和王亚平。
刘洋,1978年出生,河南林州市人,1997年入伍成为空军第七批女飞行员,2010年入选为中国首批女宇航员时已经结婚,丈夫是空军武汉某部战友张华,她们于2004年结婚,但还未生育。2012年6月16日,她和景海鹏、刘旺搭乘神舟九号升空,与在轨道的空间实验舱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并进入实验舱完成了长达13天的在轨科学实验任务,于6月29日与战友一道乘返回舱安全返回地面。
刘洋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也是世界上第56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返回后,于2014年生育了一个健康的女儿,这一年,她36岁。同年,她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深造,并于2018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也是同年,又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
她还荣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和时代楷模称号,可谓事业、学习和家庭三不误,真是好事连连。刘洋虽然成为高学历和“高官”,但其航天事业的初心并没有改变,宇航员的身份也没有改变,现为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就在前天,北京时间6月5日10点44分,她搭乘神州十四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与同伴们一道,将在中国自己的空间站住上6个月,完成一系列艰巨的科学实验和空间站建设任务。
王亚平,山东烟台人,1980年出生,1997年8月入伍成为空军某部飞行员,和刘洋一样,2010年被遴选为中国首批女宇航员。她先后于2013年6月11日和2021年10月16日,分别搭乘神州十号和神州十三号飞船两次到达太空执行任务,一次15天,一次183天。
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二位、世界第57位进入太空的女性,也是中国第一位两次执行太空任务、中国第一个出舱太空漫步、第一位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女宇航员,同时还是中国目前在太空执行任务时间最长的宇航员。
2013年,王亚平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和“三级航天功勋奖章”,和刘洋一样,事业、学习、家庭三不误,于2014年至201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传播学硕士学位,2018年开始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
在入选宇航员前的2006年,王亚平与飞行员赵鹏结婚,并于第一次从太空返回后,2015年生育一女。王亚平现为国家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由此可见,迄今为止,无论中外女宇航员,婚育都不是进入航天事业的羁绊。
那么,为什么曾经出现遴选女性宇航员要求已婚已育呢?在太空环境执行任务的确有风险,尤其是失重和辐射对宇航员们的影响不容忽视。而且这种影响不光是对女性,对男性同样有影响。
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简称)曾对宇航员斯科特·凯利与其双胞胎兄弟马克·凯利进行了对照研究,斯科特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生活了340天,回来检查身体相比其孪生兄弟马克,出现体重下降、颈动脉扩张、DNA甲基化水平改变、肠道菌群改变等,一些指标在斯科特回到地球6个月后才恢复正常,但有些指标没有恢复,一些基因表达存在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