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企业决策、分析、计划和响应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仓库针对实时数据处理和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较弱,以及在业务在预警预测等方面应用有一定的限制。

1. 数据平台概念
大数据时代,数据平台一般被称之为大数据平台。
狭义上的数据平台:是为了解决数据仓库不能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和报表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所以先撇开业务需求、把企业所有的数据都抽取出来放到一起,成为一个大的数据集,其中有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当业务方有需求的时候,再把他们需要的若干个小数据集单独提取出来,以数据集的形式提供给数据应用。
广义的大数据平台:广义的大数据平台通常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以处理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及不间断流数据实时计算、离线计算、智能推荐、交互式查询、数据湖构建等场景为主的一套基础设施。典型的包括基于Hadoop 生态构建的大数据平台。提供易于部署及管理的 Hive、Spark、HBase、Flink、StarRocks、Iceberg、Alluxio 等开源大数据计算和存储引擎。
狭义的数据平台和传统的数据平台(数据仓库)功能一致,区别只是技术架构和数据容量方面的不同。
广义上的大数据平台是数据湖的基座,提供易于部署和管理的泛Hadoop生态及其他存储计算引擎的PaaS平台,助力企业构建企业级数据湖技术架构。
Tip:本文以狭义的数据平台进行对比,这里不对狭义的数据平台做过多概述。
三、数据中台1. 数据中台概念
数据中台的起源:2015 年年中,马云带领阿里巴巴集团高管拜访了一家芬兰的小型游戏公司 Supercell。这家仅有不到 200 名员工的小型游戏公司竟创造了高达 15 亿美元的年税前利润!而 Supercell 之所以能够支持多个团队快速、敏捷地推出高质量的游戏作品,其强大的中台能力功不可没。
因此,在拜访 Supercell 的旅程结束之后,马云决定对阿里巴巴的组织和系统架构进行整体调整,建立阿里产品技术和数据能力的强大中台,构建“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和业务体制。
数据中台的主要目的: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数据激增与业务的扩大而出现的统计口径不一致、重复开发、指标开发需求响应慢、数据质量低、数据成本高等问题。通过一系列数据工具(元数据中心、数据指标中心、数仓模型中心、数据资产中心-资产质量/治理/安全、数据服务中心等),规范数据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2. 数据中台特点
数据中台特点:以一种标准的、安全的、可靠的、统一的、共享的、解耦的、服务化的方式支持前端数据的应用。
3. 数据中台作用

(阿里数据中台逻辑架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