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地”
就像房子里的水管
长期使用便会腐蚀生锈
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可能还会导致它的提前老化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估自己的血管状况
怎么做才能拥有健康好血管呢?
血管严重老化的几大征兆
血管就像家里的水管,水管如果生了水垢就容易堵塞,水管老化后水压太大还会冲破水管。我们的血管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它存在两种危机:堵塞和破损。
血液中的一些不良分子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因缺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直接引发心梗、脑梗而终结生命。
1、爬楼感觉胸闷胸痛
提示可能有心脏冠状动脉由于斑块血栓形成的狭窄,这种由冠状动脉血栓引起的胸闷胸痛,是像一块板压在胸部的感觉,但要注意区分是否是因缺乏锻炼导致上楼气短的情况。
2、间歇性跛行
提示腿部的动脉粥样硬化,因为活动之后导致腿部供血不足,休息一下,待血液重新流通才能缓解。
3、双臂血压不一样
正常人双侧上肢血压是略有差异的,但是当这种差异达到20毫米汞柱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可能提示血压低的那一侧上肢血管有血栓或狭窄。
4、一过性意识丧失,眼前一黑或突然一晕
可能提示大脑中有血栓或狭窄。
这8类人血管更易出问题
1、口味重的人
“四高”饮食堵血管。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饮食,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天敌,它们增大高血压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2、爱吸烟的人
吸烟、吸二手烟,血管易变硬。有研究表明,吸烟人群动脉硬化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而且前者动脉硬化程度明显加重。国外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二手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比自己抽烟还要严重。所以,吸烟不仅是自己的事。自己吸烟还会害了家人,尤其是孩子。
3、 运动少的人
运动少的人,血管“垃圾”多。久坐影响血液循环,可能引起肥胖等问题,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垃圾”逐渐积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适当运动有助增强血管弹性,帮助清理血管垃圾。
4、老熬夜的人
老熬夜会累坏血管,长期熬夜增加心血管压力,易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可能诱发脑卒中(中风)甚至猝死。
5、压力大的人
此外,坏情绪、压力大等也可能加速血管老化速度,让其变硬。
6、肚子胖的人
大腰围是代谢综合征的“根”,其他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血凝、高血尿酸、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都属于“代谢综合征之树”的树枝。代谢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便是腹型肥胖及血脂异常或高血压。
7、主食吃得太精细的人
英国医学杂志(BMJ)2021年发表的一项基于全球PURE研究的新分析提示,细粮吃得多的人,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较高,即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中风、心衰。研究发现,细粮吃得越多的人,血压的收缩压也越高。
8.有“三高”的人
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多多少少和心血管超负荷有关,而“三高”演变到最后,则可能导致诸如冠心病、中风之类的严重并发症。
5点减缓血管老化
1、饮食3个不超过
每人每天盐不超过5克,油不超过25克,添加糖不超过25克。
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 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的食物,多饮水促进血液循环。
2、运动做到30分钟
不要久坐不动,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次,一般来说,运动后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为宜。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提到,对于老年患者,低中强度身体活动12周,对血管弹性改善作用明显,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进行有氧运动,每周2次~3次,每次20次~30分钟,还有助于降低收缩压。
3、控制好这3个指标
一般,对于普通人来说:
①血压标准:收缩压<120mmHg ,舒张压<80 mmHg(《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② 血糖标准:空腹血糖<6.1mmol/L,同时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③低密度脂蛋白标准:正常值为<3.4mmol/L(《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④甘油三酯标准:正常值为<1.7mmol/L(《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4、体重记住2个数值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提到,超重和肥胖人群减重5%~10%可降低血压,且随体重降低幅度增加血压进一步下降。
建议:BMI<24 kg/m2,腰围<90/85cm(男性/女性)
5、成人睡眠保证7小时~8小时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中提到,荷兰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17887名基线无心血管病的健康受试者并随访12年,发现每日睡眠不足6小时者比7小时~8小时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5%,冠心病风险增加23%。
睡眠时间过短增加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的风险,而每日保持7小时~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及良好质量的人群心血管病风险明显降低。
小帖士:要少熬夜,保持心情愉悦,积极控制已经患有的诸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定期血管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