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庄九十年代兴衰史,现在的大邱庄现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01:43:10

“我就是一个农民。”

1992年初,中华第一村大邱庄的支部*禹作敏,在他装修豪华气派的办公室里,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采访。

禹作敏穿着明光锃亮的皮鞋,盘腿坐在沙发上,目光炯炯的盯着《经济日报》的记者,烟灰从他手中自由自在地落在高档气派的地毯上:“大邱庄最大的贡献,是给中国农民长了脸。”

1993年4月,时隔一年,这位“给中国农民长了脸”的农民企业家从神坛跌落,触犯五项律法被捕入狱。

大邱庄九十年代兴衰史,现在的大邱庄现状(1)

泥腿子创业

禹作敏不是一个虚荣的人,他从不像某些农民企业家,一成名就把自己包装起来,尤其是包装自己的出身,禹作敏见人就说自己是土豆芽出身,八辈子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不但如此,他还以自己的出身为荣,这倒不是禹作敏觉得英雄不问出处,而是他认为,像他这样卑微的出身,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本身就是一种荣耀。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越大,说明困难越大,困难越大,说明脑子越好、能力越高、魄力越强。

泥腿子出身的禹作敏,1930年出生在天津市静海县的大邱庄。

从1930年到1974年间,让禹作敏挂在嘴上的只有两件事情。

大邱庄九十年代兴衰史,现在的大邱庄现状(2)

第一件事情是他们家弟兄四个,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弟兄四个只有他自己上了私塾,为什么呢?

因为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从小被当作神童,是父母兄弟们的希望,这是第一件让禹作敏骄傲的事情。

另一件事情被禹作敏挂在嘴边,不是因为骄傲,而是因为他败走麦城,又成功地做到了绝地反击。

1974年,44岁的禹作敏当选大邱庄的党支部*。他一心为公,兢兢业业带领全村的社员在黄土地上耕作。

辛辛苦苦干了三年,村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好转,却每况愈下,到了1977年,村里的光棍从100多个变成了200多个,村民们要求禹作敏下台。

这件事情给了禹作敏很大的震动,他生性争强好胜,一生最崇拜的人是平民出身,后来雄霸天下的汉高祖刘邦,座右铭是拿破仑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

禹作敏对大邱庄的社员说:“不能让大邱庄富裕起来的*就不是好*”,他希望社员同志们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并且承诺在三年内让大邱庄变出个新样子。

大邱庄九十年代兴衰史,现在的大邱庄现状(3)

变革兴村

禹作敏之所以敢在村民面前立生死状,是因为他清楚,对于这些没有文化的泥腿子来说:谁让他们过得好,他们就拥护谁,谁不让他们好过,他们就反对谁。

在禹作敏当村支书期间,他对整个农村的发展状况做了调查,怎么样能够做到脱贫致富,他心中有了大致眉目。

穷则思变,变则通达。大邱庄有700多户,3000多口人,土地属于盐碱地,靠传统的种庄稼显然是不行的,要想富裕,必须走发展工业的道路。

禹作敏的第一步就是把村里所有的钱集中起来,开工厂!

他已经对国内市场做了考察,炼钢厂简单好办又最赚钱,要想短时间积累财富,必须在村里办一座炼钢厂。

资金是最大的问题,他找亲戚朋友借钱、到信用社贷款、发动村民自筹、到民间高利借钱,能够凑到钱的办法禹作敏都用上了,终于建起了村里第一座村办工厂——冷轧带钢厂。

大邱庄九十年代兴衰史,现在的大邱庄现状(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