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播完已经有段时间了,但热度依然久久不减,一句“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让多少人感到慷慨激昂,热血激荡。然而在这些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之中,却有一个“反派”人物,让人爱恨交织,哀其不幸。
这个人就是金光瑶。
剧中有一个画面,让人感慨颇深:年幼的金光瑶与母亲从街上走过时,母亲蹲下身子帮他戴正了帽子,并且叮嘱他:君子,正衣冠,帽子不能戴歪了。
小小的金光瑶笑着点头,从此以后更是将母亲的这句教诲谨记在心,甚至一直到死,他的帽子也不曾歪过。
他被亲生父亲踹下金陵台之时,站起身第一件事情就是整理衣服;被大哥聂明玦推下金麟台的时候,脸上古井无波,隐忍卑微地从地上爬起之后,抬起手慢慢地整理了一下的帽子;观音庙轰然坍塌,那个曾经为了“仙门世家子弟”而八面玲珑一辈子的少年郎已然尸骨无存,只剩下那一顶从不曾戴歪了的帽子,着实叫人可悲可叹。
“君子,正衣冠”这句话本是出自孔子《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君子,要衣冠整齐,目不斜视,这样会使人见了就能产生敬畏之心,不怒而自威。
衣冠对于人们的意义,并不仅仅是防寒遮体的一个物品,也是个人品性和品味的一种体现,与此同时,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冠文化,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
冠之源冠的最早来源,其实是一种束发器,它的发展是文明的象征,我们的古人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说法,所以无论男女,都有着束发的传统,冠制也是我国服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不能简单的将冠理解成帽子,冠和帽,其实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在我国古代,巾、帽、冠同属于首服,也叫作头衣。但是巾、帽、冠的作用各有不同,扎巾是为了便利,戴帽是为了御寒,而戴冠是为了装饰。这里的冠,是一种头上装饰的总称,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还表示着此人的官职、身份与礼仪。上到帝王官吏,下到布衣平民,文至文人学士,武至将帅武士,大都会配之以冠。
古人最早是从模仿自然界中鸟兽的头型而改制成冠的,鸟兽须胡改成缨,用簪贯插在发上,使其稳固,然后再用缨装饰之。
早在上古时期,戴冠就已经是贵族的一种体现了,夏商时期,关于礼冠的制度便十分讲究,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冠,形式相对简单,大多是帽箍式的,与常见的束发器基本别无二致。
到了周朝,冠发展成冕和弁这两种形式,其中,冕的基本形制是冠上加一块木笄,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称之为旒。然后在发髻之上并横插一支玉笄,笄的两端系着朱红丝带,称之为旒。冕是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身份体现,区别大多在于旒的数量上,天下最尊贵的衮冕是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而等级最低的大夫玄冕仅二旒,《淮南子·主术训》中有云:“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这种形式被后面的历朝历代一直沿用,在庄重的大典之中用作正式礼服。正如王维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的那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其实这种形式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曾见过,帝王头戴冠冕,珠帘悬垂与眼前,晃来晃去,非常影响视线,那么,这个“旒”的设计究竟有何意义呢?
对此,看过东方朔先生的解释之后,深以为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帝王头上这一顶冠冕,晃来晃去,叮当作响,为了什么呢?“蔽明”和“充耳”罢了。正应了中国的中庸之道,不必事事过于计较。
除了冕,弁也是一种官帽,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 。《诗.卫风.淇奥》就有这样的描述:“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形容的就是宝石美玉镶嵌于帽上,如星般闪烁的样子。
冠之类冠的种类随着文化的发展,也是演变出五花八门的形式,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小冠,也称束髻冠,这种冠多为皮制,形状像一个小手,束在头顶之上。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人“男子二十,冠而字”,也就是说,这是一种行冠礼仪,这之后便意味着已经成年,可以取字了,这种看起来是“繁文缛节”的一种文化,其实是文化繁荣、文明发达的一种体现,同一时期,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便不会有这么多的礼仪,所以古时中原地区才有“冠带之国”的称呼。
这种冠类似于一种便装,是正束在发髻之上的,一开始是在家里便装的时候佩戴的,后来逐渐用于朝礼宾客。
除此之外,还有法冠,是执法官佩戴的,这种冠还有个名字叫做獬豸冠,那是因为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羊,它有着判断是非曲直的能力,正与“执法者”的性质不谋而合。
同样是根据动物得名的还有武冠,这种冠又称为鹖冠,是武官武将所戴的,鹖是鸱属鸟类,性格勇猛好斗,至死方休,所以在冠顶插上鹖的羽毛,来表示武将之英勇。
冠在各朝各代被天子和官员运用地十分广泛,譬如唐朝时期,天子的冠饰就十分丰富,除了常见的爵弁之外,还有通天冠和翼善冠等形式,而皇太子的冠饰也有衮冕、玄冕及三梁冠、远游冠、进德冠、皮弁等诸多种类。
明朝在从元的手中重新夺取政权之后,对于汉人的礼仪和习俗十分重视,重新整顿和制定了服饰制度,那时候官吏的朝服与公服不再分文武,都戴的是貂蝉笼巾与戴梁冠,以冠上梁数辨别品级。
到了清朝,官服中的礼冠则变得名目繁多了,典礼的、常用的、出行的,甚至连下雨时都有专门的冠。而清朝的冠饰中,有一种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耳熟能详的东西——顶戴花翎。这里的花翎,极为贵重,它是清朝官服中的一种附件,即冠上向后垂拖的一根孔雀尾的翎羽,也称“孔雀翎”。
冠之正金光瑶母亲对其正衣冠的要求,也反映了我国古人对于君子礼仪的一种敬重,也是对于自我格物正己的一种督促。
对于“正衣冠”的重视,历史上也是有诸多记载的,据《礼记》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可见,这礼义的第一课,便是“正衣冠”。
正所谓,先正衣冠,而后明事理。
一个人的良好修养,最先被人看到的便是衣冠,衣冠无需华贵雍容,不用繁复花哨,其关键就是这一个“正”字,服饰整齐,体态端正,言辞得体,于己是修养,于人是尊重。
子路死前说或这样一句话:“君子死,而冠不免。”这和我们现在的一句调侃之语“头可断,发型不能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是子路的迂腐吗?非也,性情刚直,好勇尚武的子路,却在临死前这么注重冠的一细节,那是因为冠是其身份和信仰的象征,即便在激烈的战斗中,子路却依然可以从容结缨正冠,虽死,却不可辱。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冠,不仅是文化与文明的象征,更是个人风采及修养的直接体现,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君子正衣冠,其实指的不仅仅是仪容仪表上的一种表象,更多的是在道德和思想层面之上的端正,古时很多君子的言行礼仪,正是我们如今“正衣冠”的那面铜镜,以人为镜,以史为镜,行的端做得正。衣冠正,是孝、悌、忠、顺的德行的初始,如此是“冠者,礼之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