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模拟娟鱼的生存环境,塘内还设有制造微水流的设备。童斌哲介绍,“我们用流水冲击方式刺激种鱼排卵,水温控制在26℃,一年最多可实现六次繁殖,苗场一年可繁育约30万尾鱼苗。”
除了人工繁殖,从化区农业部门还会组织放养活动,每年约有5万尾娟鱼苗被放流至流溪河。“经过增殖放流,流溪娟鱼开始重现流溪河。”吕文熙说。经过多年的养殖推广,流溪娟鱼还重新回到餐桌。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俊认为,目前的工作只适合现阶段的保护,打通娟鱼的洄游通道,为其完成生活史全过程,形成自然种群创造条件,是下一阶段应该关注的重点。
唐鱼
村民“让”出2200多亩山林
“指标鱼”有了新家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办法是
通过保护大环境,
还给生物完整的生态系统。
在探访中,
动植物专家屡屡提及这一观点。
位于广州北部良口镇的
唐鱼市级自然保护区便是最好佐证。
归客名片:
唐鱼又名白云山鱼,分布于珠三角地区,有“广州市鱼”之称,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上世纪80年代,唐鱼曾被科学界宣告野外灭绝。2003年,唐鱼自然种群在广州从化良口镇的山溪里被重新发现。
在山林里想要寻访唐鱼并非易事。涓涓溪流,唐鱼体长仅19.5毫米-26.3毫米。所幸,唐鱼喜欢成群结队,且循声露面。记者跟着保护区护林员踏入山林间,在水草丰富的浅溪里终于一睹唐鱼的艳丽容貌。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唐鱼在上世纪80年代曾一度被宣告野外灭绝。2003年,在从化区良口镇的山溪里重新发现了唐鱼自然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