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版面
阳春三月,苍山顶上的皑皑白雪尚未消融,山脚下的古生村已掩映在千亩油菜花海的灿烂金黄中。
2015年1月20日,**来到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考察时,在洱海边“立此存照”,并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7年的时间悄然流逝,书写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大青石巍然伫立在古生村海滨,环洱海周边建起了环湖截污管网和让洱海自由呼吸的生态屏障,洱海水也一年比一年更加清澈透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记嘱托,大理正沿着绿色发展的道路奋力奔跑。
苍山洱海 通讯员 杨继培 摄
保护洱海 全民参与
“**来的那年我47岁,今年我54岁。在党组织的关怀下,我已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年抱在怀里与*合影的小孙子也成长为古生完小的一名小学生。”说起7年来的变化,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娓娓道来。
2015年1月20日,**到大理考察时亲临李德昌家,在庭院中与李德昌一家和当地村民亲切交谈,留下了“记得住乡愁”的经典语录。7年过去了,李德昌家居住的白族民居庭院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唯一的变化,是主楼一侧的猪圈被翻盖成了两层楼的新房子。
“我们家这个位置,距离洱海不到100米。为了避免污水流入洱海,猪圈房已闲置了几年。前两年我们翻盖了一下,一楼大厅用来销售当地特产,展示**考察时的照片。”李德昌说,“**来了以后,每天都有人慕名来到家里参观。2016年,最多的一天来了4000余人,平时每天也有2000至3000人。这7年来,我们家就是白族文化的一个宣传服务站、洱海保护的宣传窗口,我们全家人都是义务宣传员,从来不收一分钱。”
古生村是一个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白族传统古村落,民居沿洱海而建,从南至北蜿蜒展开。村中心有300多年树龄的大青树,有建于明代的福海寺、凤鸣桥,清代的古戏台、龙王庙等文物古迹。走在村间的青石板道路上,民居古朴,街巷整洁,溪水环绕,绿树成荫。饱经沧桑的古戏台依偎在枝繁叶茂的大青树旁,仿佛有人穿越时空在吟唱。
“2015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先后整合资金7000多万元,完成了古生村村庄道路改造、路灯安装,村村通广播、人饮管道,‘三线’入地、截污管网、古迹修复、民居风貌整治、湿地景观公园等一大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净化洱海水质、吸引候鸟栖息、美化优化环境等功能,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古生村党支部*何桥坤说,“**来了以后,老百姓全民参与、保护洱海的素质越来越高。全村1220亩土地已全部流转,由两家大公司进行油菜和水稻生态种植。村里已发展起两家客栈、五六家餐饮,乡村旅游正在兴起。”
从古生村穿村而过的阳溪,是洱海流域治理综合示范河流、洱海入湖河道综合生态化改造示范、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生态化处理示范和海西河流景观游憩工程示范河流。经过河堤生态化修复,河底清淤及生态修复,沿河农田低污染水处理,生态景观廊道及景观游憩道路、文化广场、入湖口湿地恢复等工程修复,已成为古生村最亮丽的景观河。
人退湖进 绿色发展
古生村海滨,随着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的建设,曾经的洱海环海西路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功能齐全的慢行步道、自行车道和高低错落的沙滩、湿地、坡地、草坪、灌木林,恢复了湖滨带自然净化的生态功能。
走在村边的洱海生态廊道上,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一边是水墨画装饰的青瓦白墙民居院落,远处白雪皑皑的苍山隐没在淡淡的晨雾中,犹如一幅绝美的天然画卷。
7年来,随着洱海保护治理“八大攻坚战”,绿色革命“七大行动”的推进实施,19座污水处理厂、4660多公里环湖截污管网建成投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全线贯通,生物多样性保护、河(湖)长制扎实推进,林长制全面推行,洱海水质总体保持优良水平,连续多年实现7个月Ⅱ类水质,空气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考察云南,对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寄予厚望,并对大理发展和洱海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全省干部群众牢记嘱托,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湖保护治理等八个标志性战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抚仙湖、泸沽湖保持Ⅰ类水质,洱海、阳宗海、滇池草海水质为Ⅲ类,滇池外海水质提升为Ⅳ类,程海水质稳定保持Ⅳ类(pH值、氟化物除外),实现了水质保护稳中向好的目标;星云湖、异龙湖、杞麓湖水质为Ⅴ类,湖体富营养化水平有所好转。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良好生态是大理最大的底气和优势,生态廊道和洱海水质代表了大理的“最美颜值”,大理州将坚持保护第一、绿色优先,持续推进绿色革命,守护好大理的绿水青山,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报纸版面
牢记嘱托 把*交办的事情办好大理:久久为功守护玉洱银苍
2015年1月,**考察云南,在大理洱海边作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多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作为立州之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游客在网红地打卡 供图
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重大成效
大理市大理镇上末村有10多株百年以上的老树,还有成片用石头砌筑的古老房屋,白族村落古井“三眼井”点缀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环湖截污管网全线闭合后,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收集过滤后,已全部进入截污管网。
2015年以来,洱海保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扎实推进依法治湖、科学治湖、工程治湖、全民治湖和网格化管理“四治一网”工作;科学规划实施了截污治污、入湖河道综合治理、流域生态建设、水资源统筹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监管保障等“六大工程”;开启抢救模式,举全州之力推进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减量、节水治水生态修复、截污治污工程提速、流域综合执法监管、全民保护洱海“七大行动”;实施茈碧湖、海西海、三岔河“三库连通”清水直补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强力推进环湖截污、生态搬迁、矿山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治理、环湖生态修复、水质改善提升、过度开发建设治理“八大攻坚战”;完成了环湖客栈关停、环湖生态搬迁、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三禁四推”、海东面山绿化等举措,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初见成效,绿色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十三五”期间,洱海水质累计32个月Ⅱ类,没有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总体水质由富营养初期状态转为中营养状态,由抢救性治理转入保护性治理阶段,总体评价为良好湖泊。曾一度消失的海菜花重回洱海,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形成了湖泊保护治理的“洱海案例”。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经过4年的探索尝试,珍稀植物龙女花、黄牡丹在苍山花甸坝人工繁育成功。近日,记者来到苍山花甸坝大理苍山珍稀渐危植物黄牡丹近地保护基地,人工繁育的龙女花幼苗和人工繁育的植株黄牡丹正茁壮成长。
2015年以来,大理州结合苍山洱海保护实际,修订完善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保护管理条例》,制定出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大理白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全州共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45个,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类型较为齐全的自然保护区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能力不断加强,全州已查明的物种有5315种。切实开展以洱海流域、金沙江流域为重点的矿山生态修复,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48.17平方公里,石漠化治理43.6平方公里,全州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河道治理、湿地修复、矿山治理等得到全面加强。着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等“八个标志性战役”,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土壤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洱源县、南涧彝族自治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全州12个县市22个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统筹推进苍山洱海一体化保护,围绕建设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目标,加快以洱海流域转型发展为重点的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之路
大理市喜洲镇仁里邑村的花语牧场坐拥358亩大型花海。在兼顾景观功能的同时,园区重点建设了清水渗滤入湖系统、人工加强型湿地系统、尾水循环抽提系统、生态缓冲带,构筑了面源污染防治末端防线并配套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和智能化控排系统,做到了清水入湖补给、污水循环利用、面源污染的治理和洱海保护,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是洱海流域著名的集生态、生产、生活于一体,传承白族农耕文化,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旅游项目。
近年来,大理州加大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了化肥农药减量、科学划定畜禽禁养限养区、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及推广使用有机肥、洱海流域禁种大蒜等措施。积极推动洱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重点培育壮大适合洱海保护的农业绿色产业,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绿色生态种植30万亩,减少大蒜种植面积12.36万亩,关停搬迁了禁养区内的46个规模养殖场,洱海流域奶牛存栏从最高峰的11.83万头减少到3.68万头,以高水平推进洱海保护、高质量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了流域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依托优美的海西田园风光、浓郁的民族历史文化,结合古城、古镇、古村建设,海西片区集休闲观光体验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特色餐饮、房屋租赁、白族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产村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以天赐蓝莓、花语牧场、夏夜星空、伊美农业、水花庄园等为代表的一批休闲农业景点;以喜洲镇桃源村、周城村,湾桥镇古生村,银桥镇磻溪村,大理镇龙龛村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乡村旅游专业村。
坚持保护第一、绿色优先,大理州的产业绿色化发展之路渐入佳境。探索“绿电产品”认证,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打造低碳州、零碳城市、绿电园区。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城市智轨,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在产业发展方面,加快推动光伏新能源建设、先进制造业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扎实抓好洱海流域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数字农业发展,建设世界级绿色食品产业。高标准建设洱海海西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园,打造生态带、文化带、发展带有机统一的“中国最美乡愁带”,持续打造“漫步苍洱”“有一种生活叫大理”“最佳爱情表白地”等品牌。
现场特写
众手浇开团结花
3月的最后一天,宾川县鸡足山镇移民新村新川村已如夏天般炎热。穿行在整齐划一、布满彩绘墙体的村庄里,新川村党总支*、村委会主任茶学剑介绍:“这些墙体彩绘都是反映我们老家的民风民俗和自然风光。你看这幅风光图,画的就是我们老家的样子。”
茶学剑的老家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青华乡漾江村委会迎江村民小组。2009年5月,他家作为小湾电站库区建设移民搬迁到了新川村。与茶学剑家一同搬来的,还有来自巍山县和南涧彝族自治县的676户小湾电站库区建设移民。房子是政府统一建盖的,每家一个独立的小院,基础设施齐全。
来自巍山县、南涧县3个乡镇8个村委会的677户移民全部都是彝族,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大家通过参加科技种植培训,种上了葡萄,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们白天到金牛镇的彩凤、炼洞两个相邻的村庄打工,学习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晚上戴着头灯在葡萄田里搞栽培,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随着与周边村镇的交往,如今,新川村已发展到了757户,增加了汉族、苗族、白族、佤族和傈僳族5个民族。每年的彝族火把节,所有民族群众共同参与,树火把、打歌,各民族其乐融融,像一个在一起生活了很多年的大家庭。
1999年撤乡建镇,炼洞乡并入了大营镇的4个白族村,由炼洞乡正式更名为鸡足山镇;2004年,宾川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平川、拉乌、钟英3个山区乡镇的彝族、傈僳族、土族、拉祜族等2300多人搬迁至鸡足山镇大坝子,新设立了大坝子村委会;2008年,为支持鲁地拉水电站建设,钟英乡金沙江边的23户傈僳族、拉祜族群众搬迁至鸡足山镇,新成立了圆山村。多年来,鸡足山镇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高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在全镇上下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最强音。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做出了示范,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全镇。
重拾古道驿站风采
“你以为你站在人生最高峰,其实你在最低处;你以为你站在人生最低谷,其实你在最高峰。”这是永平县龙街镇普渡村十字口村民小组一处耐人寻味的风景——“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遗址的一个交叉路口,在山下看到的道路最高点,其实是通往另一座更高山峰的道路起点。
村民小组长杜赵伟介绍,十字口村民小组仅有31户村民,其中29户是彝族。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2018年,村里开始改造村间道路,铺筑了从普渡桥通往十字口村6公里的水泥路面;2019年,将全村的村间道路铺筑成了红砖路面。为了保护博南古道,2020年,在古核桃树集中的博南古道核心区铺筑了1公里青石板道路。依托村前屋后100多亩核桃林、88株千年古核桃树资源,村民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2020年以来,十字口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8000元以上。
十字口村民小组监督委员会主任常洲介绍,十字口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就是生态非常好,88株千年古核桃树至今仍硕果累累。“6月份我们还要大面积种植万寿菊,装点我们的家园。根据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我们正在与旅游公司洽谈,建设半山酒店。希望十字口村的生态越来越好,重拾当年博南古道古驿站辉煌。”
记者手记
逐梦脚步 从不停歇
大理白族自治州各级各部门牢记**谆谆嘱托,先后投入资金330亿元,完成了洱海流域截污治污、环湖客栈关停、环湖生态搬迁、洱海生态廊道建设、“三禁四推”、海东面山绿化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初见成效,绿色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几年来,记者无数次跟随洱海管理局工作人员出海执法,到环湖截污工程现场和1806小镇环湖生态搬迁户家中采访,到流域转型发展后的农业基地采访,感受到全州上下保护治理洱海的坚定信心;与此同时,也在看见海菜花开放时的欣喜和冬日湖面上水鸟可爱的身影中,见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洱海水质正在一天天变好,很多曾经消失的物种又回来了,近岸的浅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水面1.5米以下一根根的水草和游动的小鱼。天气晴好的日子,洱海是蓝色的,天空也是蓝色的,穿着橘红色衣服的滩地管理员在湖面上打捞水草,小船停留在水面的任何位置,都能成为洱海保护最灵动的风景。
镌刻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几个大字的大青石碑静静地伫立在古生村,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大理人的心坎上。大理各族群众切实担负起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的第一政治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全力以赴推动洱海高水平保护和流域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大理特色的生态实践之路。
沿着*的足迹
古生村
深切关怀
2015年1月20日,**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他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洱海边,**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在村民李德昌家,**强调,党和政府还会不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村建设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现场回访
盘活农旅资源 传统村落“出圈”
3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民居干净古朴,村内溪水环绕,绿树成荫。古戏台前的村心广场上,几位白族大爷正在悠闲地晒太阳。
今年初,古生村被列入大理市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示范项目,开展了古建修复、建筑风貌整治、人居环境提升等工程,积极探索通过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盘活洱海流域村落的文化资源。立足现有资源,古生村引进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培植民族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农业生态观光游、现代农庄、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努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大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杨德辉说:“通过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利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深入挖掘传统村落资源禀赋,提高传统村落村民收入,提升村民历史文化价值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2022年,大理市将湾桥、喜洲等7个乡镇的12个传统村落列入了全国传统集中连片保护与利用示范项目中,争取中央补助资金3000万元。通过设立一个规划、一个导则、一块牌子、一个管理办法、一个村规民约的保护体系,努力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古生村油菜花海 供图
“古桥、古庙、古树、古戏台,千年古村的风貌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古生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何乔坤说,古生村有近2000年的历史,沿洱海而建,从南至北蜿蜒展开,村里有300多年树龄的大青树,有建于明代的福海寺、凤鸣桥和清代的古戏台、龙王庙等文物古迹。
“牢记**的嘱托,湾桥镇围绕把古生村建设成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目标,按照保护古建、引导在建、规范未建、改造老建、打击违建的工作思路,从发展规划、生态保护、风貌整治、人居环境、产业转型等方面入手,有序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湾桥镇建设办主任杨应鑫介绍。
今年2月14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共同组建的古生村科技小院正式揭牌。常驻古生村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金可默介绍,古生村科技小院是首个探索流域农业绿色转型模式的科技小院,承载着创新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国家样板的重任。当前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如何精准防控流域面源污染、发展绿色高值农业以及传承乡愁文化。
科技小院位于进村不远处的阳溪旁,站在门口就能看到汩汩流淌的溪水,越过阳溪河道就是几百亩连片的农田。3月正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映入眼帘,与远处苍山顶上的白雪组成一幅美丽画卷。科技小院研究生申其昆介绍,在科技小院,师生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秉持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服务宗旨,开展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目前,古生村科技小院入驻研究生14名,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大学,他们将长期驻扎古生村,助力流域农业绿色转型。
“除了已经揭牌的古生村科技小院,喜洲科技小院也正在筹备中。”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及流域转型发展指挥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组副组长杨凤伟介绍,为实现洱海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科研攻关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培植,大理州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不断深化合作,将在洱海流域符合条件的乡镇陆续建立科技小院。
目前,古生村发展生态种植1220亩,大春种植绿色生态水稻、小春种植油菜,形成观光油菜花海。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推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工程,扶持农户发展生态种植、旅游服务等产业,努力使产业发展与洱海保护形成良性互动。“产业调整改变了农户原有的生产方式,对他们的生活会有阶段性影响,同时也会涌现出一批新的产业带头人,希望通过‘双带’工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村民发展产业。”杨应鑫说。
我和*握过手
做对洱海保护有好处的事
古生村村民何利成经营着一家客栈。回忆起**到古生村考察时的情景,何利成记忆犹新。那天一大早,他看到*朝自己家的方向走来,急忙跑到门口,朝着十几米外的*挥手,向*问好。还有两三米距离,*已经伸出了右手。
当时的何利成兴奋、喜悦、紧张交织在一起,双手的掌心都湿透了。
*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何利成。”“是不是和平的和?”“不是,是单人旁的人可何。”何利成一边讲,一边比划。“你是不是白族?”“我是白族。”“衣服是自己做的还是买的?”“买的。”“你几口人吃饭?”“我6口人,家里有母亲、妻子,还有两个孩子。”“你现在做什么职业?”“我在大理海东承包水库养鱼。”“效益怎么样?”“效益还可以!”
7年过去了,与*交谈的场景,仍深深印在何利成的脑海里。“没想到*那么亲民。特别是他笑起来,像春天一般温暖。”
“7年来,我一直把*的殷殷嘱托‘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牢记心头,以实际行动保护洱海。”*到大理考察后,到古生村参观的游客多了起来,何利成回家专心经营客栈。期间,经历了环湖截污工程、客栈关停、“三线”划定、生态廊道建设等洱海保护重大项目建设,他家拆了4间房,一个儿子家被安置到了1806小镇。“生态廊道修好以后,周边环境更加清幽秀美。虽然拆了几间房,但环境更好了,生意也比原来火。”何利成说。
20多年来,从机动渔船、网箱养鱼“双取消”到洱海生态廊道建设,每一项保护措施都与何利成的生活息息相关。去年11月,何利成将客栈交给家人打理,自己到大理苍洱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村民流转的580亩土地开展生态种植。“等收完油菜籽,就开始种植水稻。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做对洱海保护有好处的事,我感到很欣慰。以前是在洱海边保护,现在扩大到流域内保护,都是为了促进洱海流域的绿色发展。随着农业转型升级、生态种植面积的扩大,洱海周边将有更多的土壤得到改良。在切断面源污染的同时,生产出更多的绿色有机产品。希望大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好,整个洱海流域实现长长久久的绿色发展。”何利成说。
用心守护乡愁小院
李德昌从小生活在古生村,小时候家里非常困难,初中只上了半年就辍学回家,借钱买了一辆单车开始做点小生意。1997年,李德昌建好了北面偏房,生活了10年。2007年,建起白族传统小院,过着平淡的生活。
2015年1月20日,**来到李德昌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村民们争先恐后向*讲述农村的变化。“我亲眼见到了*,和电视、报纸上见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他慈祥又亲和,我的心激动得要蹦出胸口了。**和我握手的那一刻,我除了紧张,更多的是温暖和激动,喜悦的泪水溢出眼眶。”李德昌说,和大家一一打过招呼后,**走进厨房,揭起老灶上的锅盖问:“烧不烧柴火?”“我回答*,没有烧柴火,只是偶尔用一次,多数用电磁炉和液化灶。现在电压稳定,电磁炉环保又好用。”李德昌说。
“环保好!”*走出厨房,走上台坎,看见李德昌家的雕花格子门,称赞说雕工很好。进了堂屋,**饶有兴致地念起李德昌的孙子栋荣的取名帖,非常高兴。“这个帖子很有文气,你孙子的这个名字取得好,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李德昌说,当时听了*这些亲民的话语,觉得非常温暖和幸福。
“7年来,我们牢记**关于保护洱海的嘱托,用心守护洱海。”李德昌说,他喜欢每天清晨到洱海边走一走,用手机记录太阳在洱海上升起的一个个清晨,用心守护洱海,守护这个乡愁小院。
云南网记者 秦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