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可能会把自己手里的纸质书籍扫描成电子版,这个时候我们除了可以把扫描得到的图片转变为PDF文档,还可以使用Kindle comic converter这款软件(Windows和Mac版)直接将图片组合成epub格式的电子书,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阅读,也可以很舒适
iPad mini的屏幕几乎和一本标准的书尺寸相仿,在内容显示上不会像Kindle那样略显局促,而且彩色的屏幕不仅对有插图的书籍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即使是显示黑字白底,也会因为更高的对比度而更加生动。电子书App丰富的阅读界面设置,也让使用iPad进行阅读更加舒适,不仅可以对阅读页的背景、字体字号、亮度等进行设置,还可以打开护眼模式或者直接选择语音阅读。不过相比纸质书和Kindle,长时间阅读时iPad的屏幕确实会更容易让眼睛出现疲劳感,好在iPad没有采用OLED屏幕,否则对眼睛的伤害只会更大。
哦对了,用iPad mini6阅读文字,有一个不得不提的问题,那就是果冻屏带来的视觉眩晕感。果冻屏是iPad mini6在竖屏状态下100%存在的问题,在上下滚动页面时非常明显,为此我会尽量采用左右换页而不是上下滚动页面的形式换页。
在iPad上阅读另一件极为便利的事,是做批注变得非常简单。以京东阅读App为例,对于喜欢的段落,可以通过选中文字添加阴影或者下划线,还可以写下自己此刻的想法,做批注是让自己边读边思考的好方法,也是进行知识整理的前提。
如果你喜欢做笔记,那么我会推荐你使用iPad自带的图书App或者iPad上的Kindle App,这两款软件的笔记功能不仅成熟好用,而且导出方便,还可以借助像Klib这类第三方软件进行笔记管理。
读书,不是一个人的事
曾经我以为读书是一个人的事,直到我开始用iPad阅读,才发现在App里和别人交流读书感受是一件可以进一步拓展视野,开拓思维的事。读书,也可以有社交。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读书社交更多在于查看书评,这就像淘宝购物前先看买家评论来帮助自己判断是否需要下单一样,看书评可以让我们了解这本书的题材、行文特点、整体评价,从而确定这本书是否值得阅读。虽然这听起来让读书显得有些功利,但在碎片式阅读的当下,倒也不失为提高阅读质量的好方法。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公开自己的阅读笔记或者查看别人的阅读笔记,从而更好地发现书籍中的闪光点。这有点像看视频时开弹幕,除了可以提高阅读过程中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吸收其他读者提供的信息,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阅读。
而在阅读一本书之后,在圈子里书写自己的读后感,和别人交换对书中内容的看法是我最喜欢的读书社交环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想要真正理解书的内容,不仅要刻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还要了解别人的“哈姆雷特”是什么样子,避免因为主观偏见而一叶障目。这也督促我在读完一本书之后继续进行思考,而不是止于泛读,从而更好地做到读有所获。
读书社交还涉及到读书动力的问题,有时候一个人读书总是枯燥无味的,通过加入读书小组、进行完整的读书过程记录,既可以在书友的相互激励中提高读书的积极性,还可以看着自己每日的读书打卡获得成就感。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需求,可以试试阅读记录这款App,不仅可以进行阅读进度记录,还可以进行笔记管理,以及通过加入读书小组督促自己读书。
最后,说说iPad mini本身如果说iPad mini本身对阅读有什么帮助,就不得不提iPad mini近乎于书本大小的尺寸对阅读幸福感的提升。每当外出时,我都会将mini装在我的书包内,mini小巧的体积不会对我的通勤造成什么负担,并且在地铁上也非常适合拿出来使用,不会在人群里显得突兀。而且mini不到300g的重量,即使单手握持也还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这种可随身携带的灵活性,让iPad mini既可以满足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又可以提供手机所欠缺的阅读舒适性。
不过归根结底,阅读工具始终只是起到辅助阅读的效果,只是恰好iPad mini可以提供足够多的阅读资源,足够好用的阅读软件,从而可以作为一款优秀的阅读工具,帮助我们进行阅读。如果你恰好也需要一款随身阅读设备,那么iPad mini足够担起重任,但只要保持对阅读的热情,任何设备都会是最佳的阅读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