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对象:
北京华源发苗木花卉市场总经理 李永利
山东泰安花木信息中心负责人 赵迎旭
河北安国市松创锦晟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徐松
万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刘诚
湖北红东苗木有限公司负责人 程方平
成都市葫芦兄弟花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梁建
“秋季苗市启动迟缓。”
“同比销量下滑3成。”
“大部分苗圃已经无利可图。”
……
经历了上半年的需求不振后,下半年的苗木行情如何?近期,《中国花卉报》社记者调查了山东、河北、北京、江苏、四川、湖北等地的市场情况,请业内专家原因分析,并对未来市场走势进行预测。
总体行情,量价下滑较为明显
从总体调查结果来看,今年9月至11月,各地苗木销售大都不够理想,销量普遍下滑。
与去年同期相比,山东泰安、四川成都、湖北荆州的常规苗木总体销量降幅在30%左右,而河北保定苗木销量同比下滑达6成。北京通州销量同比略有上升,江苏夏溪销量则略有下滑。
价格方面,总体上也是降多增少。
受耕地“两非”整治的影响,北京部分苗木价格呈断崖式下跌,地径7厘米至8厘米的西府海棠只卖40元一株;山东泰安的法桐、白蜡、海棠等价格几近腰斩,胸径12厘米法桐带土球上车价格在100元左右,稀地苗和青地苗报价比较混乱,几乎没有参考价格。
四川成都大部分苗木单价继续下降,库存较大的桂花(地径12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银杏、小规格紫薇、樱花、紫叶李等品种降价尤为明显。而湖北荆州部分苗木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农户信心不足,开始抛售,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下跌。
需求不足,耕地“两非”整治影响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