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春天我的13年高中篇,真实的春天第2部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7 13:26:13

我的高中生涯

张辉谦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熟悉的歌声再次响起,我仿佛又回到四十多年前。在凉风习习的清秋,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官山脚下;转眼两年过去,在满目苍翠的盛夏,就到了离别的时刻。回想起我的高中生活,有时好像历历在目,如在昨日;有时又像非常遥远,恍如隔世。

自然界的春天是播种的季节,高中时代是人生的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是我的老师,播下智慧的种子,让我接过他们传递的火种,薪火相传;是我的同学,播下了友谊的种子,让我的人生再不孤寂;是严峻现实给我以考验,在我的性格中播下了坚毅的种子,让我不再惧怕人生的艰难。

我是1980年秋考入保康一中的。当时高中学制两年,1982年7月参加高考。当时一中招生人数很少,一个年级只招200人,全校400人左右。

真实的春天我的13年高中篇,真实的春天第2部分(1)

(老一中大门)

保康一中原址在东沟,位于官山山麓。现在被称为“老一中”。现在的东沟已经看不见“沟”了,用钢筋水泥修成暗沟,沟在地下,上面是宽阔的马路。当年从百货公司一直到一中,是一条明沟,隔一段有小桥连接两岸。岸边栽种两行法国梧桐,到了秋天,满地满沟都是枯黄的树叶。平常就是一条干沟,里面有两边居民和单位丢弃的垃圾和排放的污水。遇到山洪爆发,才有满沟的山水,涤荡沟里的垃圾和污水,雨后的东沟,才有清新爽目的景象。

入学以后,我们四五十个男生住在一间大教室里,里面安放着密密匝匝的双层铁架子床。每层睡两人,我和同学李德华睡在下铺,他的一床被子当垫被,我的一床做盖被。住在这样的寝室里,拥挤嘈杂自不必说,最难的是洗澡。那么多人住在里面,夏天每天要洗澡,用脸盆接来自来水在寝室里洗,导致地面有很多积水和泥浆,不几天,我妈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就沤烂了。冬天没有热水,我们在洗澡的时候,都要高声唱着歌。只有在大声歌唱时,才不至于冷得浑身打颤;同时歌声也增添了我们战胜寒冷的勇气。

食堂的伙食还是不错的,起码能填饱肚子。早餐多数是苞谷糁稀饭加一小撮咸菜。有时是面条。这面条现在很少有人能吃到,不是现在人们经常吃的碱面或手擀面,而是挂面。不是一般的挂面,而是一寸长两寸长的挂面。粮油加工厂生产挂面时,把长长的挂面,切成一段一段的包装售卖。切的过程中,会剩下很短很短的边角料,食堂低价买来,煮几大锅作为我们的早餐。有时煮的时间长了,变成了浆糊状。这苞谷糁和面条糊里面,有时还夹杂绵虫。我们会调侃食堂的师傅说:做菜可以荤素搭配,这饭怎么也是“荤素搭配”啊!但话说回来,粮食里面生的虫子,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身体绝对无害,对心理确有伤害。

我的高中时代,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各项改革正在酝酿而未实施。物价飞涨,物资匮乏,生活困苦,当时人们称之为“改革的阵痛”。身处这样的时代,人们满怀希望而现实却异常艰难,从睡梦中醒来却又找不到出路,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进入高中,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班分成了两个圈子——城里娃和乡下娃。作为乡下娃的一员,我隐隐约约的感到,农村娃被城里娃瞧不起。

在那个时代,城里娃自有他们骄傲的资本。他们拥有城镇户口,国家每月低价供应他们粮油;他们穿着整洁的衣服,吃的是细米白面。父母在单位工作,每月有工资,单位分配住房。有几个住在县城的同学,他们白天在课堂上睡觉,睡醒了就说笑打闹,把班级搞得乌烟瘴气。但他们的成绩反而很好,给人以聪明过人的印象。秘密就在他们开了夜车。白天玩够了,睡足了,晚上放学回家,挑灯夜战,甚至干一通宵。另有一部分县城的同学整天不学习,打架旷课,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因为他们有恃无恐,他们拥有城镇户口,毕业后考不上大学也没关系,国家给他们安排工作。即使暂时安排不了,他们也是“待业青年”,仍然给他们发放生活费。

而农村青年只有两条出路,一是当兵,二是考学。当兵除了身体素质合格外,也要有人帮忙,因为招收的兵员很少。即使当了兵,服役两三年,复员回家,仍然在生产队劳动,只有少数军人找到了出路。所以刻苦学习,争取考上大学,是所有农村青年的梦想。

我们农村娃都是住读生,在学校食堂凭票打饭菜。饭票分粗粮票和细粮票两种。买饭票要粮票,我们没有粮票,就必须划“支拨”。在开学前,我和父亲把家里的苞谷背到粮管所,工作人员验收称重,开具类似支票的证明,这就是“支拨”。开学后,我把“支拨”交给食堂的事务长,再补交一点加工费,就可以领到“支拨”上同样数目的饭票。因为我交的是苞谷“支拨”,所以只能领到粗粮饭票,经常吃的是苞谷糁稀饭和苞米干饭。偶尔有馒头,算是学校给我们改善生活。

吃菜就更难了。开学前,我妈用菌种瓶子(装过菌种的大玻璃瓶)装一些辣椒酱、臭酱豆、臭豆渣之类的菜,带到学校。从家里带的最好的菜,是鲊胡椒炒肉片。从食堂打来一碗苞谷糁,把鲊胡椒和肥肉片埋进稀饭里。用筷子搅一搅,鲊胡椒和稀饭充分溶合,散发出诱人的酸香气味;过一会儿,肥肉片也焐热了。吃着这样的饭菜,觉得这就是世界上绝佳的美食。带的菜吃完了,就要从食堂打点青菜或咸菜下饭。如果有肥肉萝卜片,那就是美味佳肴。也不能经常吃,否则没钱买菜票,连青菜也吃不上了。没有菜吃的时候,我会自己想办法。到菜市场去买一些青辣椒,洗干净后,用小刀切成小块,用盐腌一下,装进玻璃瓶里。从食堂买来苞米饭,就着这些腌辣椒,也能下饭。

在这艰难的岁月里,我们得到老师严格的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至今忘不了刘厚崇老师,面批作文时的谆谆教诲;至今忘不范圣昭老师画在黑板上的精美图形;至今忘不了黎承元老师讲解辩证法的雄辩;至今忘不了龙济生老师春风满面的笑容。正是我们的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高一的时候,我们班主任是易忠礼老师。他个子不高,说话轻言慢语。他特别照顾我们从农村来的孩子。在我们班,从农村来的孩子,每月都有助学金。别班的同学特别羡慕我们,我的一个同学,就因为我们班可以领到助学金,转到我们班,也得到每月3元的助学金。助学金虽然只有3元,但在极度贫困的1981年,可顶大用。那时候老师的月工资,也才三四十块。在学校食堂买菜,一撮咸菜5分钱,一勺青菜一毛钱,一勺肥肉片三角钱。那时的3元钱,在食堂吃饭,节约一点可以管上十天。易老师看到农村来的孩子,个个衣衫破旧,面黄肌瘦,就给所有农村孩子发放助学金,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帮助。

地理老师张正育老师,离高考只剩两个月时,才借调过来教我们。在这关键时刻,张老师给了我们很多有效的指导,地理成绩提高很多。在高考时,监考老师恰好是张正育老师。7月7日开始高考,那几天特别炎热。教室里没有电扇,更别说空调了。我们考试时浑身冒汗,手上出的汗沾湿了试卷。张老师拿一把蒲扇,挨个的给我们扇风。张老师虽然也是浑身是汗,但他顾不上自己,他是把我们当成亲生儿女看待,生怕影响我们考试发挥。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而疼爱别人的孩子就是神圣。在我看来,张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关爱学生,疼爱学生已经成为他的本能。即使在退休之后,张老师还联系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一中的困难学生捐款捐物,他总是亲手把钱物交到学生手中。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几年,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保康一中,献给了保康的教育事业。

正是我们的老师,看见弱小就去扶助,看见贫穷就给予关照,看见寒冷就传递温暖,恩师贴心的关爱,帮助我们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让我们感念终生。

我的高中时代,是一个物质极端贫困的时代,又是一个精神昂扬奋发的时代。含泪播种的人一定会含笑收获。严峻现实考验我们的意志,在我们的性格中播下了坚毅的种子,让我们不再惧怕人生的艰难。

艰苦的生活条件,反而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坐在教室里,肚子饿得咕咕叫,脚冻得如同被狗啃一样,我的脑海中出现的是孟子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当被人看不起的时候,我会默念宋濂的文章:“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当时,衣仅能蔽体,食只可果腹,只因心中有理想,任何困难都能克服。在别人打球的时候,我坐在教室里,一道道数学题被攻克;在别人看电影的时候,我照着地图册一张张的描画。午休时间,我带上历史书,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大声读背,硬是把初中两册、高中四册历史课本背得滚瓜烂熟。

等到1982年6月,要举行高考预考。过了预考关,才能参加高考。我读的是文科,全县文科只有20个名额。我因为数学比较好,预考时我想在数学上大捞一把。决定先做后面的难题,再做容易做的小题。试卷一发下来,就猛攻一道20分的难题,谁知出师不利,花了几十分钟也没攻下来。这下心里有些慌,不仅丢了20分,还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预考结束,心理很是忐忑,生怕被淘汰。最后成绩公布,我排在前20名之列,过了预考关,顺利参加了高考。在高考中,我汲取了预考时的教训,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

1982年的高考,保康一中取得骄人的成绩。2022年全国高考招生人数是700万人左右,而1982年全国大学和中专招生总人数只有23万人,只有现在的三十分之一。在招生人数很少的情况下,保康一中理科上省线(本科)5人,文科(本科)6人,总共11人。这一纪录直到十几年后高考扩招后才被打破。

高考结束当晚,我们住读生几乎没有睡觉。上半夜就开始收拾行装。衣服、被子、书本之类要整理打包。到下半夜,我们各自背上行李,浩浩荡荡步行到车站。队伍前后连绵几公里,我们边走边唱“……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

在这嘹亮的歌声中,结束了我的高中生活。高中这两年,是我人生播种的季节;高中这两年,我由懵懂少年,成长为有为青年;正是这两年,改变了我的人生走向;正是这两年,积累了我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