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强化土壤深翻耕管理
对于土壤恶化问题严重的地块,尤其是盐渍化、酸化、板结等严重的地块,应当注意每连续浅旋耕2-年后就必须对全田土壤进行1次30-40公分的深翻耕,以此来打破耕作层下的犁底层土层结构,把深层含盐碱较少、酸化程度较轻的土壤翻上来活化使用,把地面和浅土层中含盐碱或酸化、富营养化较重的问题土壤翻到底层土层中,这样对改良土壤环境、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地力、促进耕作层土壤形成优良的团粒结构等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对抑制土壤“变色”问题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5、加强田间浇灌的合理性
在田间作物的浇水管理上,一定要避免再进行大水漫灌式浇灌,也不要过多过勤、过频过量的的浇水,最好的浇水方式是根据天气降水情况、土壤干旱情况以及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进行喷灌、滴灌以及小水勤浇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还可以预防大量浇水后水分蒸发而造成地下土壤中的盐分、多余矿物营养元素等在地面继续聚集累积。
6、盐碱化程度较重的土壤可以采取大水冲刷压盐的方法进行改良
土壤盐碱化程度重就容易导致大量苔藻繁殖生长、土壤发生“变色”现象。因此,对于盐碱化较重、盐分含量较高的地块,可以结合夏季高温干湿闷棚进行一次大水漫灌的方法来降低浅层土壤中的盐分,适当通过大水漫灌冲刷,可以使聚集在浅层土壤中的盐分向地下深处移动,从而减少地表的盐分含量。
7、合理轮茬种植,降低土壤盐分含量
对于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重的地块,可以在田地中种植一些能够吸收盐分的禾本科大田作物,以此来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也可以在田间中轮茬种植一些豆类类的绿肥作物,以此来起到改良土壤、培育地力的作用。
8、根据土壤酸碱性科学选择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肥料
对于酸性较重的土壤,可以选择使用草木灰、生石灰等碱性物质或生理碱性的肥料来降低土壤的碱性,对于碱性较重的土壤,可以选择使用石膏等碱性物质或生理酸性的肥料来降低土壤的酸性。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一些优质的土壤改良剂来改良土壤。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