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万全月地质图缩略图。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07年10月24日18点0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正式迈出了我国探月的第一步。根据嫦娥一号拍摄的珍贵资料,我国构建了月球的三维立体模型图。
之后,我国又发射了嫦娥二号。除了绕月任务之外,嫦娥二号还肩负了获取更高分辨率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和元素分布图,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等任务,为日后嫦娥三号的月球软着陆做好准备。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来了!它肩负着“测月、巡天、观地”的重任。经过2天的飞行,嫦娥三号于14日成功在月球实现软着陆,成为我国首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探测器。
2018年12月8日凌晨,搭载着玉兔二号的嫦娥四号升空。2019年1月3日在月背着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探测器。
嫦娥五号月球工作示意图。图片来源:国家航天局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开启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采用半弹道跳跃方式再入返回,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赴九天,问苍穹,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随着我国深空探索技术的不断提升完善,相信“载人登月”也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奔月”成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