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作温室保温材料的气泡膜. 图片来自:Mental Floss
无论是墙纸,还是温室绝缘材料,当时的市场都已经非常成熟,没有绝对优势、看起来也不高级的气泡膜自然当不了「后起之秀」。
不过两次的失败并没有让这两位工程师失去信心,他们依然在 1960 年成立了希悦尔公司(Sealed Air Corporation),并为气泡膜创立了品牌 Bubble Wrap,后来气泡膜的英文命名也直接用了品牌名 Bubble Wrap。
▲ 气泡膜专利图稿. 图片来自:Smithsonian Magazine
直到气泡膜诞生 3 年后,公司内部的营销专家 Frederick W. Bowers 才为这项发明找到了合适的定位——有着绝佳缓冲作用的包装用材。
恰逢 IBM 推出新产品——IBM 1401,当时称为计算机行业的福特 T 型车,不过这台计算机既昂贵又容易摔坏,运输成了 IBM 当时头疼的大难题。Browns 代表公司找到 IBM,在一番包装的演示下,IBM 立马被打动,成为了希悦尔公司的第一个大客户。
▲ IBM 1401. 图片来自:Ken Shirriff’s Blog
此前,包装易碎物品会用报纸、木屑和马毛。你能想象计算机被埋在木屑和马毛堆里面吗?即使单纯用报纸也不是个好主意。
当时的报纸油墨固色程度非常欠佳,经常会蹭到产品上,因此收到产品之后去除墨水污迹成了那个年代收件人的「家常便饭」。
▲ 图片来自:Antiquere Storers
恰好当时 IBM 1401 非常畅销,在 1960 年代达到一万台的销量——这几乎是当时全世界计算机数量的一半。
气泡膜也随着这台计算机走到了全世界各地,中小型包装公司很快就接受了这项新产品,并夸赞为「天赐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