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涵(指挥者)为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大管、圆号、打击乐、钢琴创作的《Afterlife》正在排练中。
就这样,孩子们的作品慢慢有了雏形。来自哈尔滨的夏商周是此次工作坊年龄最小的学员,看上去却十分老成。这位小小少年从小喜欢音乐,7岁时就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细雨幻想曲》。这一次,他交出的作品题为《自然之舞》,描绘的是上海这座城市。他说:“上海的街道很美,有许多梧桐树,树上还有许多小鸟。我看过上海的日出,也感受过这里的细雨,自然的变化给我带来许多灵感。”
音乐会上,夏商周和演奏家们共同演奏自己的作品。上海交响乐团提供
同样11岁的郭曹良彦,已学习钢琴7年。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上完小学二年级,他便选择离开学校,在家自学。“我父母很开明,会给我引导,但也会尊重我的学习意愿。平时我会在家上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网课,也会到全国各地参加感兴趣的音乐大师班。”在小作曲家工作坊,他的作品《Peace》讲述了美国历史上首位女飞行员的故事,希望能鼓励更多女性追逐自己的梦想。
让孩子们大胆去表达
在“小作曲家工作坊”,乔恩·迪克有一个原则:只去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不干涉和改动孩子们作品中的节奏和旋律。因为他常常发现,当孩子们大胆去表达,总能带给人惊喜。他希望大人多去听听孩子们的音乐,因为他们的音乐代表着未来。
夏季音乐节“小作曲家工作坊”已经连续举办四届了。今年,首届小作曲家工作坊的参与者,17岁的廖书文也回到了这里,她鼓励小作曲家们大胆地与演奏家们沟通:“如果排练中演奏员们的表达与你们预想的不同,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如今,廖书文已是曼哈顿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的学生,在学院的一次论坛上,她还特别向老师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当年在小作曲家工作坊的作品《狼影》。对这部作品,乔恩·迪克仍然记忆犹新:“真是很棒的作品,很狂野,也很难演!孩子们的创造力常常让大人也感到惊讶。”
来自苏州的高中生王夏(中)为小提琴、大管、打击乐、钢琴而创作的作品《Silk Road Oasis》,由上交演奏家们诠释其作品。
去年参加“小作曲家工作坊”的蒋曦健也回来了。18岁的他刚刚拿到伯克利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非常喜欢“小作曲家工作坊”的氛围。老师们花了很长时间带他们做游戏,训练大家的发散思维,告诉他们,只要心中有音乐,桌子、椅子、垃圾桶也可以变成打击乐器。蒋曦健说:“虽然小作曲家工作坊只有短短7天,但对我产生了长远的影响。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喜欢上了作曲,而且对于自己的创作有了更多自信。”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徐佳敏
图片来源:蒋迪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