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雪山海拔5200米,梅里雪山海拔470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2 22:33:21

远眺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一开始,登山队进展比较顺利,按计划设立的四个营地也建好了仨,分别是4500米的1号营地、5300米的2号营地、5900米的4号营地,但在3号营地选址上,中日双方产生了分歧,宋志义建议选在远离山脊的平坦处,这样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即使发生雪崩也可以避开,但这样做的话就离2号营地太近,不利于冲顶,冲顶时会浪费一些时间。而日方建议直接建立在山脊冰川处,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迅速出发,节省时间。双方各有道理,各持己见,互不让步,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最后让井上治郎决定,而井上治郎却学会了中国的中庸之道,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将3号营地设在离2号营地3公里的一处缓坡上,视线好的情况下,既能看到2号营地,保证安全,又离4号营地不远,便于冲顶。事后看,这是个愚蠢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让17名勇士命归梅里雪山。因为这儿的上方,就是一块巨大的冰川,事后专家推断,这块冰川重达30万吨。如此大的雪崩,其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型原子弹。当所有营地都建好后,队员们都回到大本营休息,只留下一个炊事员段建新守在2号营地。

梅里雪山海拔5200米,梅里雪山海拔470(5)

4号营地与3号营地

12月28日上午11点30分,所有准备就绪后,登山队以3号营地为始点,宋志义、佐藤、孙维琦、船原尚武、工藤俊二5人组成突击队,向山顶进发。五人经过努力攀登到主峰背后6200米处,这是攀登梅里雪山的最高海拔高度,以前的十几次攀登从未到达过这个高度。五人开个简短的会,达成一致意见:一鼓作气,冲上峰顶。但世事难料,卡瓦格博又展示出它阴晴不定的脸,露出狰狞面目。当5人艰难攀登到6470米的高度时,顶峰已经在望,胜利就在眼前,似乎是唾手可得。此时,距离峰顶只剩下区区270米,他们已经能看到卡瓦格博的山顶,最主要的是,前面已经没有大的障碍,成功在招手。五人通过对讲机向3号营地做了汇报,大家一片欢呼,有人激动地跳了起来,拿起脸盆、茶杯敲了起来,大家群情激奋,载歌载舞,成功就在眼前,就差一步。

梅里雪山海拔5200米,梅里雪山海拔470(6)

部分队员合影

然而,风云突变,卡瓦格博像个顽皮的孩子,翻脸比翻书还快。刚刚还是好晴朗的天气,眨眼间就乌云滚滚,雨雪交加,气温急剧下降,大雪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不仅如此,在乌云笼罩下,面前3米开外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宋志义见状,下令停止前进,搭起临时帐篷暂避风雪。一直到午后4时,大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宋志义联系井上,井上命令下撤,撤回3号营地。但突击队在漫天风雪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下山的路。突击队不但找不到下山的路,连4号营地也找不到。风越来越猛,雪也越来越大,五个人跌跌撞撞地下撤了一段路,依然是找不清路线。正当大家都绝望时,大风雪突然停了下来,此时是晚上10点多,风停雪止,乌云散去,月光似水,把雪地照的明晃晃的,雪地上的一根小树枝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突击队也看清了路线,只花费1个小时就回到了3号营地。这里再插入一句,假如宋志义不听井上的命令,而是率其他四人到4号营地暂避风雪,就在4号营地过夜,这次攀登梅里雪山的历史也许要重写了。但事实没有如果,一切都不可能回头。

梅里雪山海拔5200米,梅里雪山海拔470(7)

17名队员在山脚下合影

突击队返回3号营地后,17人全部聚在了一起,虽说出了一点小问题,没有成功登顶,但人员没有出现意外,总体还算顺利,而且还攀登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大家摆酒庆祝,决定就在3号营地宿营,等待明日找机会冲顶。当夜,天气晴朗,云淡风轻,月光似水,天气似乎出奇地好。谁知第二天天气又变坏,大风大雪下个不停,登顶日期也被迫一再延迟。大雪从12月29号一直下到1月3号,还是没停下来。大家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好在3号营地物资充足,吃喝不愁。但大雪把帐篷几乎淹没了,深达1.2米,队员们每隔2小时就要将帐篷门口的积雪清理一下,否则人都出不去。3日晚10号30分,3号营地与大本营通了最后一次对话,大本营提醒3号营地,要及时清扫积雪,千万不要被积雪埋住了。在对讲机里,队员们还叽叽喳喳地抱怨,这讨厌的大雪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通话结束后,大家钻进帐篷睡觉,而大本营也暂时关闭对讲机休息。

梅里雪山海拔5200米,梅里雪山海拔470(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