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效用产生的三阶段)
三、解构“骗粉”的命题
行内人士认为,18年会是内容创业的分水岭,内容创业的服务力将大大增强。随着提供的产品增多,未来的平台制胜之道必定是“内容”和“服务”两条腿走路的人。
解构“骗粉”的命题,首先就需要了解知识付费的本质。潇湘财经潇雅认为,其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系统的知识结构打碎萃取;碎片化学习聚沙成塔,渐呈系统性、结构性;将知识内容通过不断行动内化成自身能力。
当前,平台为消费者对内容优劣识别提供了初步的保证,而在将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知识内容产自于哪个平台就显得次要,到底谁来产出你要付费的内容变得更为重要。
互联网切入知识服务领域,最大的优势就是利用AI与大数据分析提升供求双方的匹配效率。
内容创作者的内容质量就更为关键,而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也将集中在内容萃取质量较高的IP签约上,在这个维度上,分答的行家计划开始崭露头角。其行家孵化器也是特色鲜明,签的是潜力股而非出名的大IP,这一平台分销策略值得感兴趣的内容创业者关注。
最终的竞争优势将会体现在IP或平台的服务力上,对于单个IP的内容创作者而言,要实现价值倍增,服务赢得的口碑或许是提升价值的捷径,而对于平台来说,差异化的内容以及品质内容的生产效率是一个方面,譬如蜻蜓FM走文化名人路线、新实相针对新白领、咪蒙团队走职场收费课程、千聊的直播等等。
然而,更有挑战性地战术则集中在对消费者的行动导引及价值转化上,帮助客户增强知识创造价值的能力养成会有更高的行业壁垒,由此形成的黏性方能长期获得超额利润回报。
因此,做到“圈粉”而不“骗粉”,知识消费“降级”过程中的乱相需要系列的服务规则进行规避,而在知识消费“升级”的趋势之下,重视服务力是品牌及IP的生存根本。
作者:潇雅,*潇湘财经,歪思辣评谈财经,尤其是Fintech、区块链等金融领域。
本文由 @潇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