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怎么加入,如何才能加入少先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0:54:51

“爱祖国 爱人民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争当少先队员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而第一次戴上红领巾也成为童年的美好记忆之一。

少年强,则国强。在坚持“全童入队”组织发展原则下,如何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入队程序,逐渐改变“全童同时入队”的方式,有组织、分批次地吸收适龄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从源头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少工委联合下发了相关指导意见,并在3月16日召开的少先队工作专题视频会议中进行了传达和解读。配套的《入队规程》中提出,要从一年级入学开始,重点持续开展队前教育,为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展入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全童入队。(点击查看:首批入少先队一般不超班级30%,四川将改变“全童同时入队”)

那么,对于“同时入队”变“分批入队”,家长们怎么看?老师打算怎么做呢?

少先队员怎么加入,如何才能加入少先队(1)

图据ICphoto

>>家长看法

先入小朋友能起到引导作用

但也担忧“分批入队”变味

成都市民杨先生的孩子即将在今年9月步入小学,他表示支持“分批入队”。他认为,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相信学校不会随机选学生入队,也不会偏重成绩,而是看各方面表现。因此,对先入队和后入队的小朋友学习成长都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他解释说,先入队的,平时的学习生活更有自豪感,会更加努力、积极;后入队的孩子就有动力,向他们看齐,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当然,以上都是理想状态”,他也有所担忧。首先是分批必然有同学兼顾不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心智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也弱,没有及时入队可能会受打击,伤及自信。他们也许不会觉得通过努力就能入队,而是觉得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反而影响积极性。所以,“分批入队”有赖于家长和老师对小朋友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此外,他还担忧“分批入队”变味成“家长入队”,“不排除有家长为了面子问题,用一些非常手段保证自己的孩子首批入队”。他认为,学校怎么应对很重要,老师坚持原则和标准也很重要。

资阳市民谭先生自嘲自己当年调皮,最后一批入队,红领巾还被没收了几回。但他依然支持“分批入队”,觉得不能让孩子认为入队是理所当然的事,要激励他们好好表现争上游。“有先后顺序,突出的是荣誉感;而且最后全部都能入队,应该没好大负面影响”,他的女儿现在乐至县城东小学上一年级,下学期正是首批入队的时刻,所以他也想好了应对方法。

“如果落选了,让她早点体会挫折感也挺好的。就算现在能同时入队,长大了也不可能好事同时落在一群人身上”,他说,会问女儿哪些同学入队了,他们哪里表现得好,并鼓励她向他们学习。

廖先生是成都市华阳实验小学的学生家长,他的女儿已于去年和全班同学同时入队了。他还是赞成“同时入队”,理由很简单,“不能让孩子有落差感”。

家长张女士考量的则是教育的目的。她认为应该思考,如何体现“分批入队”的意义和价值,应当避免在六七岁的娃娃中造就不必要的优越感和挫折感。

应理性认识分批入队

“统一标准,不同时间”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卓越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今年以前,该校都是全童同时入队,时间则是每年六一前后。在队前教育阶段,一年级的小学生都知道哥哥姐姐戴红领巾很光荣,自己表现好了也能当少先队员,所以很向往。老师会教他们戴红领巾,每当收回红领巾时,小朋友们都很舍不得。

但老师们发现,真正入队以后,有同学认为表现好不好,都有红领巾,就从珍惜演变为不那么珍惜,觉得当少先队员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佩戴红领巾也是类似的情况,有同学一开始很积极,可能一学期以后,就觉得是累赘。鉴于此,他们在上学期已考虑过分批入队,“中队辅导员都挺支持的,认为可以增强荣誉感”。

但他们也发现了一些很现实的情况。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并没有那么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学习成绩;而在日常表现方面,比较糟糕和特别突出的可能都只是个别,大多数都差不多。如果面对家长质疑,没有经验的中队辅导员处理起来比较困难。

面对这些困难,他们也在思考,首先明确的是,学习成绩不是单线参考,学生应该跟自己较劲,要比以前的自己更努力。同时,要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考量,明确从哪些方面来评价,且评价标准清晰,不能主观臆断。有统一的标准,让家长、学生更加清楚怎么去进步。卓越颖表示,初步考虑首批入队时间应该还是在六一前后,以后入队时间就不固定。

对于家长,她建议更理性地认识“分批入队”,应理解为“统一标准、不同时间”,不要只看重结果,而更多从帮助学生成长去考量,在准备入队的过程中怎么进步等。

注意激励学生荣誉感

应避免把学生等级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在入队方式的转变中,关键要注意对少先队员的认识,是一种身份,还是一种荣誉,要避免把学生等级化。

“同时入队”没有时间差,诚可以避免因为“是不是少先队员”“早入队、晚入队”等产生攀比心理、追逐功利的心态,以及老师对学生差别化对待、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早入队等。但学生实际表现有差别,“同时入队”可能导致荣誉感不足,积极作用就会退化。

“分批入队”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激励学生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追求学生的进步,不要功利化对待,这是最核心的问题。教育学生对少先队员这份荣誉更加珍惜,担当自己的责任,而不是去争夺一种身份。

红星新闻记者 严丹

编辑 官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