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后,宋太宗只好查处失律之职,贬了不少官,然而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甚至,正统史书《宋史》对于宋太宗的评价并不高,客观来说,宋太宗也不是暴君。
不过,自从宋太宗之后,宋朝对于辽也就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从当时来看,协议保住了一百多年的和平时光。
在宋太宗失败之后,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北宋已被拖入了同辽、西夏两面作战的困难境地当中,各地还经常会发生叛乱的事情,这也是北宋朝廷最为需要注意的地方。
此外,辽国这边的很多将士也和北宋打了小半辈子了,最后的几场战役中,他们也不希望拼个鱼死网破,再加上萧太后是个很有视野的女中豪杰,知道入主中原的难度,因此也提前选择了放弃。
契丹也让北宋头疼了很多年,不过,双方只好一直保持着相持状态。
从辽兴宗即位以后,辽朝就渐渐走了下坡路。
那个时代,奸佞当道,百姓困苦,军队也渐渐衰弱了下来,可辽兴宗并没有顾虑到这些问题,依旧多次征讨西夏,这些都迫使了契丹百姓怨声载道。
后来的辽道宗时期,辽国更加衰败,再到天祚帝即位,辽国已经是无力回天。
天祚帝为了解决女真的威胁,下令亲征,结果被女真军队击败,完颜阿古打建立了金朝。
后来,金朝抓住了辽国内部叛乱的机会,进攻了辽国,辽军也不战自败。
辽朝一共有210年的历史,历经了9位帝王。
此后,契丹人也一哄而散,去了很多地方,不过契丹的贵族耶律大石在西北召集起残部,控制了蒙古高原等广大地区,并且建立了西辽。
西辽一共存在了87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灭掉,结束了一段历史。
在西辽灭亡后,契丹族似乎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实则不然,其中有一部分契丹人在贵族的带领下,在克尔曼地区建立了受制于蒙古大汗的尔契曼王朝,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后西辽”,这部分契丹人可能融合进了蒙古、中亚地区人民的血液中。
还有很多没有搬家的契丹人,则在辽朝灭国后成为金朝的臣民,他们也有不少改了姓氏,也有迁往东北和北部地区的。
再到后来,蒙古族渐渐向元朝转变的过程中,契丹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原因很简单:女真人灭亡了他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