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和赢驷谁的功劳大,秦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3:51:29

(秦国大时代)

今日,就让我用政治、事件线,复述这一切。

首先,做一个综述!

秦国为何强大?答案也是分阶段的。

第一阶段,就是经历了完整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也就是著名的商鞅变法。

前361年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为了强大秦国,决议学习东方诸侯弄变法,就下令招贤。这招贤就让凤凰商鞅来投,在一轮轮日夜交谈后,秦孝公见商鞅,如鱼得水,两人情投意合一起开启了秦国变法序幕。

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国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变法。

这两次变法中,秦国以“废井田、开阡陌,设县制,奖耕战,行连坐”为国策,政治稳固了,经济发展了,军事增强了,从一个战国弱鸡变成了潜力强国。

说潜力强国,也是有因由的,因为变法从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出成果的。

除非这个国家底子真的厚。

比如魏国,齐国就是家底厚的国家。

要不然就要慢慢熬。

这慢慢熬,就熬了两代人,秦孝公和秦惠文王时代这50年,秦国处于长期的变法节奏之中的。

这段时间的秦国,虽经变法强大了很多,但要说领土有多少变化,其实也没多少。

在跟东方六国的竞争中,处于逆转之前。

也就是说,这最开始的两代君王,做的事情,其实都是变法图强,积蓄实力。

秦始皇和赢驷谁的功劳大,秦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5)

(变法)

这阶段,是秦国争霸天下的准备期。

那时的秦人,没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唯一的想法是,我要自保就要图强,魏国太可怕了,齐国太富有了,楚国太大了。

前338年,19岁的秦惠文王成了秦国掌舵人,老爹23年励精图治,让他接过的秦国,是一个开始复兴的国度。

可国内无处不在的对商鞅的怨恨,让秦惠文王选择了清算商鞅,废其族不废其法的做派,缓和了国内矛盾,报了自己当太子的仇,也让秦国有了持续强大的可能。

秦惠文王是一个睿智的人,在他主政的时候,文有张仪运筹帷幄,武有公孙衍、樗里子、司马错交相辉映。

秦国也在这个阶段,开始了征战天下的最早时代。

只是这时代的秦国,最大的扩张方向,不是东方六国,反而是秦国后方的巴蜀。

秦始皇和赢驷谁的功劳大,秦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6)

(巴蜀地区)

前316年,秦国出兵灭亡巴蜀两国,彻底占领四川盆地。

拥有四川,等于拥有了一个天府之国和战备省,这是秦国未来争霸天下的根基,也因此备受秦国重视。

在灭亡巴蜀两国后,秦国面对不属于华夏文明的巴蜀地区,用了整整30多年时间去融合,这期间,秦国主要精力都在治理巴蜀,少有东征举动。

唯一的军事行动,只有东出函谷,南下商於,占领了些以后进攻时的前进基地。

简言之,秦惠文王对于秦国最大贡献。

就是搞定了粮仓巴蜀,削弱了国中之国的义渠,为秦国后续的东进,打下基础。

经过数十年文化和制度融合后,巴蜀地区彻底成了秦国核心区,这才让秦国有了超越所有国家的强大实力。

秦始皇和赢驷谁的功劳大,秦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7)

(秦军)

有了实力后咋办?打仗啊!

然后时代来到了短命鬼秦武王,和长寿且善战的秦昭襄王时代。

这两个帝王很有意思。

一个看似孔武有力,却短命。

一个看似文弱乖巧,却善战。

孔武有力的秦武王,当了四年秦王,赶走了张仪,选择结盟魏国,联合越国制衡楚国,也打下了韩国的宜阳设置了三川郡,顺带还收拾了巴蜀的叛乱。

战功不错,就是人很荒唐,跑到东周洛邑耀武扬威,比赛举龙文赤鼎,最后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23岁就挂了。

他挂了就给了弟弟秦昭襄王嬴稷机会啊。

这嬴稷不负所望,成了秦国统一天下,最大最大的功臣。

至于这功臣标志性事件,除了任用白起*人无数外,还有前278年攻占楚国郢都。

秦昭襄王的一生都在打仗。

在前278年之前,诸侯乱战还有,“打群架,圈地盘”意味在内,没有上升到总体战规模,可自从秦国进攻楚国攻占郢都之后,秦国的战斗,就真有了平定天下意味在内了,打的都是长平之战这样的国战。

前278年,可谓秦国国策的分水岭。

这之前,战国还有东西二帝和枪打出头鸟的说法。自那以后,东方六国最戒备也最痛恨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国。

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之后,秦国的收尾帝王就是短命的秦孝文王(当国三天)和秦庄襄王,然后就是雄霸天下的秦始皇了。

秦始皇和赢驷谁的功劳大,秦嬴驷与秦始皇的关系(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