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王时代秦国)
第二阶段,秦武王和秦昭襄王时期(前311年到前251年)这60年。这阶段,秦武王虽然也打了不少仗,但都弄的近交远攻,没啥大作用,直接跳过。
至于秦昭襄王,那就辉煌的多了。
因为在他治下,秦国完成了战略三步走。
第一步,打压韩魏,渗透中原
前293年:战神白起进攻伊阙,歼灭韩魏联军24万,控制了洛阳盆地。
前291年:秦国进攻韩国,占领了以宛城为中心的南阳盆地,压缩了韩国的生存空间。
前290-289:秦国进攻魏国轵关,彻底切断了魏国河东和中原地区的战略通道,随后再接再厉攻占河东地,中原大国韩魏遭遇重创。
削弱韩、魏之后的秦国,终于让天下侧目了,从一个仅仅控制关中西部的弱国,一跃成为拥有关中和四大平原的强国。
(中原攻略)
就在秦国不断变强时,战国格局也在变化,韩、魏衰弱了,其他国家都在图强。
地处东北的燕国,开拓辽东,扩地千里,地盘增加了不少。
地处北方的赵国,胡服骑射,灭亡中山,开拓河北,进攻匈奴,占据河套,也成了强国。
地处南方的楚国,虽然遭遇秦国打压,但也在灭亡越国之后,新增了大片领土。
地处东方的齐国,灭亡宋国,国力达到了巅峰,被称呼为东帝。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战国诸侯,除了悲催的韩、魏,都在致力于天下争雄。
纷争不断的时局,让吞并天下的时代还不成熟。
大家都在进步,这不符合秦国的利益啊?
于是打压最强对手,就成了秦国选择。
这也让秦国有了,秦昭襄王第二阶段的时代主题,弄残齐国和楚国。
对齐国,在燕国鼓捣联合伐齐的时候,秦国顺势加入盟国,成了五国伐齐的一员。
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带领燕、秦、韩、赵、魏五国大军攻齐,连下73城,直接干趴下齐国。
虽然后续齐国在田单“火牛阵”助力下复国了,却也失去了曾经的锐气。
(五国伐齐时的齐国)
齐国搞定,秦国第二个目标就是楚国。
前280年:经营巴蜀很久的司马错从蜀中出兵楚国,占领楚国黔中(湘西)打击了楚国,获得了上庸之地(用黔中交换)。
前279年:秦国再接再厉兵分两路攻楚,北路军占领邓县(现襄阳),西路军占领西陵(现宜昌),深入楚国腹地,几乎全具三峡地区。
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攻破楚国都称郢都,楚国精锐全灭,秦国占据汉江平原,楚国元气大伤,迁都至陈(河南淮阳)。
这轮番大战,白起功劳滔天,几乎用一己之力攻占了楚国半壁江山。
自此,秦国完成了削弱齐楚两大强国的战略,有了吞并天下的气势,开始了远交近攻的节奏。
当然,秦国在进攻齐楚的时候,也没忘窥伺中原,不断从河东还有洛阳盆地出兵,消耗韩魏的力量,让他们没用任何翻身的机会。
随后,秦国的目标盯上了最后一个强国,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