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沈从文对话作文,沈从文小传500字作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1 07:59:11

作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经常讨论“现代中国的这些人、文、事”:胡适、鲁迅、许地山、废名、林徽因、穆旦、夏济安……而沈从文,是他谈论最多的。除了“事功”之外,这里头,想必有着很多的“有情”在里头。

“有情”,是张新颖常用的高频词。熟悉张新颖的读者都知道,这个词,经常使用在张新颖对沈从文的评论里。张新颖对沈从文“有情”,而且长情深情,这些年,他翻来覆去地讲沈从文,在各种场合讲,在各种文章里讲。

这部《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除了一些老文章的重新编排,首次收入沈虎雏与张新颖关于沈从文研究的书信往来,真实还原沈虎雏对父亲沈从文文稿长达半生的辑佚搜遗工作;该书还以访谈形式,整理回顾了张新颖二十多年来关于沈从文的研究路径;此外,还有对沈从文作为“绝笔”的《一点记录——给几个熟人》的专文解读。

与沈从文对话作文,沈从文小传500字作文(1)

1961年,沈从文写下:“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沈从文身后,这段话被分成四行,镌刻在墓碑上。这段话,也成了张新颖研究沈从文的起点。张新颖认为,要研究沈从文,关键就是搞清楚“照我思索”的“我”是怎么回事。20世纪中国的文学,有很多普遍而显得典型的关于自我的叙述,强调“现代”的“觉醒”的力量。可是,这种断裂式的“觉醒”没有发生在沈从文身上,他的“我”,不是抛弃“旧我”新生的“新我”,而是以往所有的生命经验逐渐积累、扩大、化合而来的。

张新颖以《从文自传》切入,梳理了沈从文确认这个自我的过程。这也是沈从文对于“人”的认识的过程,沈从文笔下的人物,不是作为愚昧落后的中国的代表和象征而承受着“现代性”的批判,而是以未经“现代”洗礼的面貌,呈现着他们自然自在的生活和人性。沈从文对他们“有情”,爱他们,尊敬他们,从他们身上体会到生命的努力和生存的庄严,体会到对人生的忠实与对命运的承担。

在张新颖看来,沈从文的作品,比如《边城》,并不就是一个世外桃源、一首田园牧歌。沈从文的作品与现实的社会、迫切的时代,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要理解这一点,需要从鲁迅谈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鲁迅有个说法,叫“古民白心”,意思是,古民的心灵是纯白素朴的,我们要恢复到这个本根。鲁迅思想里的时间难题,在沈从文这里置换成了空间距离,想要找到“古民白心”,已经无法回到几千年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求诸野”呢?到现在的偏僻之地,去寻找尚未被世俗污染的“白心”。沈从文与鲁迅在这里殊途同归了。

有情。不仅是对沈从文作品的解读,也是对沈从文人生的解读。张新颖说沈从文后半生的文物研究也是“有情”的。沈从文关心的文物,是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当中应用的、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在沈从文那里,文学和文物这两个领域,是相通的,都是沈从文对“人”的认识,是他在根子上看待世界和历史、看待人事和自我的意识的方式。

1951年11月19日,沈从文致张兆和信,写到自己在四川内江野外爬山时产生的“哀悯感”,由屈原、司马迁到杜甫、曹雪芹,到鲁迅,沈从文感受到了情形相异又相同的,对人生的理会,对生存的理会。在历史的“事功”之外,沈从文始终存在着对“有情”的感受,所以,沈从文的生命体验与艺术感悟总是清晰明澈。张新颖所看重的,正是那种“未经虚饰和掩藏”的“对历史、现实和自身经验的诚实”。这种诚实,也构成了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对话”关系,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与生存体验的一种共振关系。

在张新颖这里,那种批评腔调浓厚的行文方式,是被排除的。张新颖的评论文章,给予我的感受,亦是那个词——有情。有情的文字,有情的态度,有情的思想。张新颖所追求的,是立基于个人自身的历史和现实境遇的,从个人最深切处出发的精神立场的共鸣。这是一种悠久的“有情”对话,不仅关乎文学,更关乎我们的人生。

作者:林颐 编辑:徐征 校对:王菲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