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新娱乐”是斗蟋蟀。蟋蟀,一种至少存活了1.4亿年的昆虫,上海话又名“赚积”,北方叫蛐蛐,学名“中华斗蟀”,其实背景很文青的,诗经有云: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见和我们关系密切,大文豪苏东坡、大书法家黄庭坚以及文学大师曹雪芹、京剧大师梅兰芳等都是“赚积迷”,尤其黄庭坚还总结出蟋蟀的“五德”,说这虫儿:“鸣不失时,信也;遇敌必斗,勇也;伤重不降,忠也;败则不鸣,知耻也;寒则归宁,识时务也。”上海人从小就在“斗赚积”的氛围里长大,有“百日虫”之称,意思是它的正常寿命是3个月,最被人看重的是它的战士气概,遇敌必斗,伤重不降,对方哪怕是“虫王”、天王,还是要拼一口,哪怕头破血流,肝脑涂地,因此,上场的斗蟀,“退役”时无不浑身伤残,头破项裂的,绝大多数活不到两个月,我因此而忽发奇想:把斗蟀们养起来,不再上战场,看它们终极寿命是多少?饵以洁食,伺以洁水,摒其妻妾,让它们以童男身度过一生,结果会如何?
择日不如撞日,时为8月20日,嘱人送来10盆赚积,皆为黄虫(虫分黄、青、紫、红、白,黄虫最早衰老),且都是“处暑”前出土的“处男”,按常规饲养,每夜聆听它们弹琴,“白露”后它们呼雌日甚,想老婆了,但我不给。过了“寒露”精神越加抖擞,想打架了,我也不给,直至“小雪”、“大雪”,始陆续死亡,最后的几只一直活到了“小寒”,不但普遍地活过了120天的平均线,而且寿命最长的足足活过了150天!如果人之寿命平均80岁的话,它那150天相当于人寿的140岁。
完美的战士,虽无恒产,但有恒居恒温恒食,果然突破了天寿,然而这是它们想要的吗?
锦衣玉食,也无风雨也无愁地送终养老,符合战士的夙愿吗?
事实上,“不许战斗”对赚积是残忍的:因为“不让打”,盆中“战士”日甚一日地焦躁,斗性的烧灼,战场的气息,无不折磨着它们,以至于一听到虫鸣,就张牙舞爪地在盆里旋转寻斗,过了霜降,虫性更烈,往往闻声而咬啮水碗和食具,毕竟“厮*”是它们亿万年来形成的天性啊!
从这个意义说,战士的荣誉就是厮*。翻检历史,战神级的战士几乎都是英年而殁,霍去病仅仅活了23岁,似乎生来就是挑战“寿终”的,16岁从军,17岁就率领800骑奇袭匈奴,击溃数万大军,斩获敌人2千余人,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19岁以战功拜为骠骑将军。汉武帝过问他的个人婚娶,他的回答震古烁今: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乱世中,一员战将,能从尸山血海中存活下来已属不易,再加流血重创、行军过劳、饥寒交迫、瘟疫感染等,暴卒早夭简直是寻常事,看《三国演义》,总为“小霸王”孙策惋惜,才25岁就暴卒,现今同龄孩子还在“啃爹”,他已开创了江东事业;看《史记》,又为项羽扼腕,20多岁已经主持“分茅裂土”了,30岁不到便战死;横扫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只活了33岁,便和霍去病一样死于疟疾;孙坚殁于36岁,之前早已是一方诸侯;岳飞39岁死于风波亭,吕布白门楼殒命应该40岁不到,他们都像北极草,赶着短暂的夏日,完成了常人几辈子都完成不了的勋业,凯撒58岁,关云长60岁,拿破仑62岁,汉尼拔64岁……名将鲜有活到七十岁的,一种说法,自古名将如美女,不肯白首向人间。他们不是来活数量的,而是来赶质量的,此生既然委身刀枪箭矢,就没打算老死在老家的热炕头上,一定程度上,“寿星级战士”与“白发级诗人”一样,算不算一种讽刺呢。
长寿的战神当然也有,蜀汉的赵云、黄忠,东吴的丁奉,盛唐的李靖,中唐的郭子仪,都活过了七十岁,世称“福将”,盖因其稀少而冠之以“福”吧。
西谚云,骠骑兵不该活过三十岁。壮士的宿命,何其壮哉!所谓“男儿当以马革裹尸还”,遇敌必斗,伤重不降,实乃他们的至尊荣誉,而干预战士的宿命,“饵以美食,伺以洁水”,让其锦衣玉食,也无风雨也无愁地送终养老,对他们何尝不是一种羞辱呢。
因为,壮士的夙愿,何其壮哉!(胡展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