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兵的人,有偷懒和逃避的嫌疑,但站在人权的角度,他们确实有选择的权利。
尤其在疫情期间,倘若当兵能让一个困难家庭走向富裕,谁会在“红黑两种颜色”中喜怒无常。
一次性当兵2年的时间消耗,这对部分家庭的经济是一种变向打击。
泰国考虑到了国防欠缺的大局,但因为“一刀切”的省时省力而忽略了民生个体的艰难生存。
泰国很多人不想服兵役的原因,除了待遇低、条件差、会打乱自己的人生规划外,军中恐怖的“虐*氛围”也是让人避之不及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来,泰国军队一直因霸凌、虐待问题备受诟病。尽管军方矢口否认,但众多士兵的亲身经历,外加一年几起的“军校学员离奇死亡”事件,让官方表态显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
于是,泰国反对派的质疑和国际的关注,都围绕同一个点:泰国的征兵,到底是用来干嘛的?
因为一不用于战争,二不参与项目建设,三不参加劳动。而大动干戈的年度征兵,更像是一种维护统治的形式化主义。
泰国征兵的规矩,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世王朱拉隆功国王统治下的1905年。
那一年,泰国还是“暹罗”,颁布了史上首部系统性的军队《征兵法》。
该法律规定,每位男性理论上都应参与征兵工作。当时推出这套法律的理由主要有二:首先,是为了促进人民对绝对君主的效忠,其次,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
放在今天的形势,泰国征兵说白了就是“保卫皇室” “保卫巴育领导下的军政府”,除此之外,只剩下对东盟邻国边境的震慑力。
显而易见,泰国的自由和欢乐只停留在民间,掌权的政治,不管在哪里都需要铁腕的强势才不能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