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为什么是圆的,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06:59:12

竹子为什么是圆的,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1)

邵长专与自己的桥梁“作品”

竹子为什么是圆的,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2)

邵长专主持设计建造的竹桥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竹子为什么是圆的,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3)

宜宾竹建筑工地

竹子为什么是圆的,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4)

宜宾国际竹产品交易中心的竹建筑

“竹子这东西不能沾,一旦沾了你就会越来越喜欢它。”建筑设计师邵长专有着理工科男生特有的执着和热情。

邵长专上一次被媒体关注,是因为他几年前在重庆农村用竹子建的两座桥。竹桥建好后,因为独特、古朴的外形,成了网红打卡点,连带着村子也成了旅游目的地。

而最让他没有意料到的是,这两座竹桥不仅解决了山区农村的出行难题,还渐渐成了当地最受欢迎的社区中心,村民们甚至慢慢把竹桥当做一个“庙”,桥头供佛龛,大家排队上桥上香,阴历初一、十五都热闹非凡。“竹桥隔几年要保养刷漆的钱也解决了。”邵长专打趣说。

2019年,邵长专的“竹设计”进一步升级,作为竹结构设计师参与建设的国际竹藤组织园成功亮相北京世园会。这个集建筑、竹构、竹景观浑然一体的竹建筑,看上去像是在大地上形成了一个灵动的明眸,被誉为世园会的“竹之眼”。

之后,他主持设计修建的宜宾国际竹产品交易中心项目建成,并在今年五一假期前顺利开幕,可能是目前世界上难度最大、面积最大的竹建筑之一。

前不久邵长专来北京短暂停留两天,北京青年报记者得以当面采访到他。他比约定时间早了二十分钟,穿着简单朴素的黑色衣服,手里提了个塞满文件的黑色公文包。此次来北京,他的主要任务是参与编制国内第一部竹桥行业标准。

用当地的竹子,跟工匠学手艺

尽管建造农村竹桥只是邵长专最开始接触竹桥时的实验性作品,但也有了意外收获。2018年,这座长21米、宽3米左右,用716根毛竹搭建而成的竹桥获得了建造界的“奥斯卡奖”——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年度大奖,用于表彰其在环保、农村公益和创新技术上的出色表现。

在十年前,邵长专和竹子就结缘了,当时他还在重庆上大学,学的就是桥梁结构工程专业。在一次探访云南绿春县贫困村的公益活动中,邵长专看到村里的孩子们上学就从一些随意摆放的竹子上过河,底下就是湍急的水流,非常危险。

“如果利用一些现代的技术把村民自己设计的竹桥改良一下,是不是可以更安全一些、走上去晃得轻一点、用得更久一些呢?”邵长专心里产生了用竹子做建筑的念头。大学期间,他一直在做志愿者,给偏远农村地区修便桥、石拱桥和小吊桥。

2015年,研究生毕业后的邵长专选择去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建筑学博士,就以可持续工程作为重要课题,并且把竹建筑作为他的主要研究内容。到香港读书后,邵长专也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项目经费支持,依托于香港中文大学导师吴恩融教授带领的“一专一村”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援计划,邵长专与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及重庆大学的伙伴们合作并组成了“现代竹木结构研究团队”,开始了在重庆农村修竹桥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让邵长专获奖的那座竹桥其实是他主持设计修建的第二座农村竹桥了,建造第一座农村竹桥的经历也为他积累了许多经验。当时,他回到重庆兴隆镇渝北区的杜家村,就地取材挑选了当地最常见的一种毛竹——邵长专有自己的考虑,就地取材的竹子造价低、易取得,对于当地村民后续复制他们团队的造桥案例也有帮助。

毕竟第一次做竹桥,邵长专团队也有点没把握。传统印象中竹子质地比较软,人们会担心如果用来做桥,强度会跟不上。邵长专用机器做压力实验,把切下来的短竹放在压力机上加压。经过团队无数次实验后得出结论:一段10厘米长的短竹,能够承受15吨的压力。这是什么概念?邵长专解释道:“一辆解放小卡车装满土的重量差不多55吨,所以理论上这样四条竹的小短柱,就能撑起这辆车了。”

为了让竹桥还原中国建筑的传统结构,再把这些结构运用到竹桥设计中去,邵长专团队还邀请了来自浙皖地区的6名工匠参与其中。为此大家跟着6名工匠一起学习了半年的木工活,这些老工匠都已经是50岁以上的年纪了。

“我们请了一些技艺比较好的师傅,安徽的吴师傅高空作业能力好,切复杂的断面技术高一点,浙江的汪师傅力学概念相对好一点。在老工匠的工艺下,竹子像木头一样,轻轻一挖就成型了。这样的请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成长,对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也有重新认识,可以让他们的手艺更好地传下去。”邵长专说。

邵长专和他的伙伴们把所有结构一块块做好,最后一整车拉到村里现场,像拼乐高一样把它拼起来,搞成一个骨架,最后再把屋顶吊上去,以防护竹桥日晒雨淋。

桥建好了,村里还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认捐时,邵长专的名字被放在了第一个。有了第一座竹桥的成功,邵长专就开始琢磨第二座了。也不远,就在同一个镇上,2017年9月开始建,2018年3月建成。这次桥的跨度达到20多米,难度也更大,有两个问题需要邵长专想出升级方案:一方面,如何让竹材料有更强的耐久性;另一方面,怎样让竹结构连接更稳固、操作更便捷。

邵长专团队也将老师傅们的传统技艺进行了改良升级,放弃了传统的用竹签或捆绑的连接方法,而是用一些现代金属件来连接,操作工具也更现代化,不用太费人力,但为了秉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桥梁的主体结构还是使用原竹材修建,桥面铺装木面板,只使用少量钢材如螺栓、角钢连接,让桥梁的稳固性得以保证。

而在耐久性方面,邵长专介绍说,竹子的化学成分比木材多了一种——糖分。把糖分处理掉以后,它的耐久性其实跟木材差不多。高温蒸煮、浸泡、高温碳化*死虫卵,这样处理后的竹子寿命,可以达到三十年以上。

竹子也能变金子 “让村民工人挣到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长期“驻扎”在农村建竹桥的邵长专自然而然拥有了很快跟村民们打成一片的本事,村民们称呼他为“邵老师”。很多人好奇,邵长专最开始在农村建竹桥的时候是否遇到过什么沟通困难或者村民的不理解,邵长专却有些直白地说道:“与其讲什么大道理,不如让村民们挣到钱,这就是我的方法。”

最开始邵长专动员村民们来一起建竹桥用的就是“收入刺激”的手段,他明白,让村民们通过跟他一起参与施工建竹桥而得到可观的工钱收入,这对他们生活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不用到外面去打工,还能照顾到家里人。村民们有了收入,这对我个人来讲,成就感是更大的。”

一座桥给一个村子带来的改变,也远不止村民的出行便利、得到施工收入,重庆获奖的那座竹桥火了之后,还真的吸引来了重庆的开发公司,正在当地打造一系列衍生装置和娱乐设施。竹子也能变“金子”,正如邵长专所说:“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公益有两层,一般理解的公益是慈善公益,而从广义上来讲,商业也是公益,也是为社会服务的,长久看来商业化是更容易可持续的。有经济振兴才能使乡村可持续获益,应该是对全社会长久有利的。”

邵长专提到,自己在设计中特别注重竹拱等组成部件的简洁性和一致性,工人只需要简单培训,就能掌握施工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能够更快地建成更大的场馆,也能复制到别的地方去。后来在其他地方做竹建筑项目,邵长专也会继续跟自己培养起来的农村施工队合作。“我们做竹桥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能够把我们的技术形成系统,再去告诉别人,让别人也掌握这些技术,如果他有需要,他将来也可以做竹建筑。同时,也推广了竹文化。”邵长专说。

邵长专提到,杭州有个建筑队在北京跟着他的团队做竹藤馆,学习掌握了大跨度竹结构的做法。邵长专说,在那之前这个团队主要做小亭子、小长廊之类的构筑物,以农家乐为主。有了这种学习之后,后来又跟着做宜宾竹交易中心这种项目了。

“做研究的价值不可能停留在发两篇文章、搞两个竞赛,能用无形的技术手段推动企业业务,实现可持续应该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希望能有客户真正地认识到竹子的价值,然后花钱去购买,这样的话就会有建筑师和相关团队参与其中,他们也有合理的回报,真正形成良性循环。”

能做商业展馆 也能做灾后民居

邵长专一直在研究如何把竹建筑应用到更多的领域。在他的心里,竹建筑绝不仅仅只能用于展馆,它一定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竹子本身只是一种材料,我一直认为技术是中性的,竹子有很多优点,缺点毛病也不少,不可能大面积替代钢筋混凝土。但是可以找到一个合适它的位置,最终目的就是为使用者服务。”邵长专说道。

邵长专认为现代竹结构要精细化发展,除了在对文化性有要求的建筑上会有更好的表现之外,同时也可以运用到灾后重建的居民过渡房工程以及乡村便民竹桥等设施。

邵长专这些年也是这么实践的,他研发出了以模块化方式建竹屋的技术,还计划出绘本普及用竹子盖房子的简易方法。“我想让村民知道如何简单地做出一个一个拱,立起来,再盖上个雨棚,就是一个临时避难馆。特别是在地震后,外面的大型机械、建筑材料没进来之前,可以自救,一旦遇上地震、洪水等灾难,偏远地区灾民能够就地取材,甚至可以建成灾区医院。”邵长专解释说,竹子在地震频发地区能发挥它最大的优势,它柔里带刚,刚里带柔,抗震性能好,如果余震来临,怎么甩房子也不会塌。

2019年6月川南地区发生了地震,有户人家的老太太和她儿子在地震时被自家倒塌的房屋砸倒,所幸的是母子二人后来被成功救出。邵长专团队把研究成果运用到了这里,帮他们把房子修了。

邵长专透露,目前他和团队也跟四川红十字会合作,已经制作出了震后灾区临时样板房,用竹子在地震地区尝试小型民居。

突破技术屏障 竹展馆从“临时”变“永久”

近两年,邵长专在北京和宜宾两头跑,参与宜宾国际竹产品交易中心建筑场馆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对于邵长专自己来说,这个项目的顺利开幕意义非凡,它的建成除了“面积最大、难度最大”之外,还有一个重大意义——这是第一个可以被称为永久性的竹建筑场馆,把一般竹建筑的最长使用年限20-30年延长到了50年。“它是国内第一个通过消防论证的竹场馆,这是它最大的意义。因为这样的话,就意味着它可以用到机场、美术馆等其他场所,实现广泛应用。”邵长专说。

为了让它从临时性变成永久性,邵长专大概花了两年时间进行研究,难点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消防安全方面,第二个是如何实现建筑零件可替换。这两个难点都跟竹子的天然属性有关。

“人抗冻可以穿衣服,竹子一样也可以,我们就是基于这个理念设计的,相当于设置了一套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之后它会自动感应,在圆竹表面快速形成一层保护膜,这是第一层防火隔热防御系统;第二层就是我们采用了消防喷雾系统,火灾发生时,喷雾系统启动,在竹拱周围形成水雾保护层,隔离火源,有效保护竹拱;第三层我们设置了红外感应高压水炮,全时扫描监测,一旦发现火源,系统马上会做出反应,第一时间消灭火源,阻止火灾发生。”

而实现可替换的方法也是通过邵长专的优化设计实现的:“我们设计的主承重杆件可更换,到了使用年限以后,二次更换即可,简单来说就是换第2束的时候,第1束、第3束不动,换第3束的时候,第2束、第4束不动。”

把爱好做成事业 “竹子还有更多可能性”

这两年,邵长专自己组建的工作室干得风生水起,团队成员中有好几位都是这几年一直跟他做竹建筑的合作伙伴和师弟。说到工作室的成立,邵长专说:“它是自己‘长’出来的。在做世园会项目时,由于做竹藤馆旁边的木桥需要高空作业,一直跟我合伙做事的师弟打来电话说得给工人买保险,我说买,但他说买保险不能以个人的名义买,得有公司。”于是,邵长专就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最开始就连工作室的图标都是在工地旁边的打印店弄的”。

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建筑设计工作室,邵长专觉得自己有必要“辟谣”一下:“其实不管是竹子项目还是其他的常规建筑设计项目,我们都是正常盈利的,只有贫困地区乡村慈善桥梁和灾后重建的过渡房是公益的。”

邵长专发现,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综合。今年他为东莞市设计的修建在水源保护地上的永久性浮桥“步步生莲”,就是他的另一种尝试。“风景区对环保要求是比较高的,加上东莞这些年也在打造新的城市形象,希望在生态文旅方面做出成绩,我们这次合作的浮桥项目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

他的团队不大,每年只能精选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来做,同时也能继续在自己喜欢的竹建筑领域深耕,邵长专觉得很满足。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有许多对竹建筑不太了解的人一窝蜂介入到这个领域,不是个好现象,我们需要进一步论证竹子的产量和消耗量,更要完善竹建筑行业规范的问题。”

邵长专还有一个身份——竹子学堂创始人。做竹建筑这么多年,他一直有推广竹文化的想法。“我也是受第一座桥的启发,做第二座桥时我们刻意去做了社区相关的东西,推广竹文化,在桥上面可以接PPT、投影仪,不定期地在桥上做竹子的培训课程,让村民和竹匠人都能来学习修建过程和我们研发的工具。”

如今邵长专的竹子学堂越发成熟,开设了公众号BambooSchool,还开发了培训和研学项目,不仅去农村讲课,还经常跟学校合作,在课堂上给孩子们讲授竹建筑竹文化知识。

总有人问邵长专,为什么偏偏钟情于竹子来做建筑?邵长专提到了竹子的审美意义:“竹子可能是最代表中国人文精神的材料,它自带坚韧,是不折不挠的文化符号。我们每个中国人多多少少都喜欢它。”

在邵长专的心里,过去人们印象中只能编竹筐、做手工、围猪圈、做造价低廉的竹产品,在一群建筑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下发挥出了更多的面貌,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还有更多可能性,不管在乡村建设,还是城市公共建筑,比如人行天桥、公交车站,竹子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邵长专说。

文/本报记者 雷若彤 供图/邵长专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