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水质资源
花果山大圣湖水利风景区管理范围为10.47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95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现在山水相连、湖光山色相映、生物量富集、水陆生态系统交织的优美环境。景区内景点众多,有海清寺阿育王塔、水帘洞、唐王坝、一瓢泉等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2011年8月,该景区获批为省级水利风景区,今年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花果山大圣湖水利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浓厚,是连云港旅游产业开发的重要环节,将有效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4]
折叠
矿产资源
花果山矿产资源
花果山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和"海内四大灵山之一"美誉的花果山,集山石、海景、古迹、神话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和历史科学研究价值,它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景观令游人赞叹不已。自然景观呈现山海相依、崎峭与开阔呼应对比的壮丽景色。山里古树参天、水流潺潺、花果飘香、猕猴嘻闹、奇峰异洞、怪石云海、景色神奇秀丽。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计有植物种类1700余种,其中药物资源就有1190种,金镶玉竹、古银杏等都是省内罕见、国内少有的树种和古树名木,是江苏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库,每年吸引了国内许多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学者来此考察研究。"一部西游未出此山半步,三藏东传并非小说所言"。与《西游记》故事相关联的孙悟空降生地的娲遗石,栖身之水帘洞,以及七十二洞、唐僧崖、猪八戒石、沙僧石等等,神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地质地貌
花果山地处我国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秦岭褶皱系大别-苏胶褶皱带的苏北-胶南背斜之上,是目前中国确认的切割深度最大的断裂之一。位于"苏鲁造山带"区内,地层岩性是变质岩,呈现片理、片麻理发育。花果山地区变质岩以浅粒岩为主,属中新元古代(距今11亿至8亿年),夹有较多的基性岩脉体,被命名为"云台岩群"。云台山的混合岩和变质岩的地质特征非常典型,类型发育比较齐全,留下了众多的地质遗迹,而且该地区形成的地质地貌景观具有相当的观赏性,如洞穴、奇石、天生桥、一线天、山谷等。
花果山海蚀洞穴是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的天然课堂和试验场,这种地质遗迹在环太平洋沿岸都很少见到,它是研究地壳升降、海平面变化的重要依据。同时,由于花果山地势陡峭、岩层节理发育,加上多次地震形成了多处崩塌地质遗迹,形成了国内罕见的崩塌堆积奇石景观。
花果山地质地貌
由于剧烈的板块碰撞作用,产生了极其强大的挤压力,在造山带内形成超高压变质带和高压变质带,花果山变质岩石在造山作用中承受了300℃左右的温度和7千巴-9千巴的高压变质作用。大约从距今2亿年起,增厚的地壳发生均衡作用,造山带山根断离进入地幔,由于造山带发生快速折返,花果山的岩石从深约20千米的地壳深部向地表抬升,经过近1亿年,抬升了大约20千米的垂直距离而接近地表。花果山又向东北方向平移了约300千米,晚白垩世至新近纪以来,花果山缓慢上升,接受剥蚀,剥蚀幅度约3千米-5千米。现今的花果山地貌,则形成于近50万年以来的地质建造,由于花果山地区四周为脆性断裂,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表现出不均衡升降的特点,花果山不断升高,形成了现今江苏省的最高峰。
景区荣誉
花果山风景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单位","中国十佳旅游景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自然景观
奇特的云海佛光奇观
花果山出现雾海奇观,雾海中的花果山玉女峰下方呈现一尊佛光。佛光时隐时现,奇特的云海佛光奇观,炫目的佛光给美丽的花果山玉女峰披上一道神秘的色彩。
景点介绍
折叠
花果山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