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在做实验
其实,关于彭加木失踪,即使是今天站在科学的角度上看,依然是有许多难以合理解释的地方。比如:
① 彭加木是植物化学家、植物病毒学家,主要是研究农作物的病毒防治,那他到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罗布泊去考察什么?考察罗布泊是地质学家、矿产专家的事情。彭加木身为植物病毒学家,却三次深入罗布泊科考,他自己说是去寻找重水资源,这好像不是他的专长,也不是他的份内之事。况且他率领的考察队,一个地质工作人员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令人感到蹊跷。
科考队行进路线
② 彭加木留下的那张纸条上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彭 17/6 :(10:30)。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首先,这张纸条上的日期更改过,16改成了17,涂改的痕迹很明显。究竟是彭自己写错了又改的,还是别人后来改的,没有定论。其次,科考队已经于前一天(也就是16日晚10点)向解放军驻疆马兰部队发出了求救电报,请求调水调汽油,部队也已经给予答复了,答应马上进行援助,这份电文还是彭加木亲自起草的,那他为何还要一个人出去找水呢?这不自相矛盾吗?第三是,本次科考队一共就10个人,又是在炎热的荒漠中,大家都聚集在汽车底下躲避火辣辣的太阳,彭加木独自离开队伍,有必要写纸条吗?直接说不就得了,又快又省事。
科考队合影
③ 彭加木出去找水,随身不带地图却带着植物标本,这很反常,也不符合逻辑。离队去找水,怎么着也用不着标本吧?带在身上不累赘吗?沙漠中酷热无比,人躲在汽车底下一动不动也受不了,彭加木是一个罹患癌症的老人,出去找水要带着标本?这不符合逻辑,也违反常理。
彭加木
④ 后来的几次大规模搜索都没有结果,这点也很奇怪。彭加木是一个老人,且身患癌症,在死亡之海罗布泊中,他又能走多远呢?再说了,彭加木对新疆很熟悉,对罗布泊也不陌生,他曾三次横穿罗布泊,可以说没有谁比他更了解罗布泊的气候。那么他独自离队去找水,理应知道这其中的风险,他又会走多远呢?在他发现没有水、找不到水后,肯定会返回的啊,不可能一直走下去,走到消失,除非是他有意为之或刻意躲避其他同事,再或者是他遇到了什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