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墙建造全过程,土墙怎么建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15:16:38

打夯土墙的工艺,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殷商时期,我国就有关于夯土造屋的记载,从考古发掘上看,这种夯土技术最早出现在八千年前新石器晚期的河南省汤阴县白营子。

打夯土墙所用的主要工具有:四根杉木高杆(叫夹杆),六块木板(有的用十根粗细均匀的松木椽),木楔子,麻绳,绞棒(陕西方言读 jiāo bǎng,即长约一尺左右的木棍,使用时插入套在两个夹杆上的麻绳中间,然后一百八十度不停地旋转,直到把打墙的板或椽夹紧为止),夯锤(陕西方言叫“锤子” ,“锤子”的“锤”陕西方言读四声),原始锤子的质地是青石的,后来随着炼铁技术的诞生,铁制锤子就应运而生。锤子的形状像倒立的蘑菇,立柱和手把成丁字形,是由圆木铆制而成,还有铁锹,这些是最基本的筑墙工具。

在打夯土墙建筑的时候,用一定湿度的娄土(黏土),逐层翻板或翻椽(就是把最下面的板或椽换到最上面一层)上土,再夯实板里或椽里的黏土。用这种方法筑墙,具有取材方便、工艺简单、造价低廉、环保舒适等诸多优点;由于墙的厚度比现在的“二四”、“三七”砖混墙要厚得多,所以用这样的墙建造的房屋相对来说,冬天保暖效果好,夏天太阳晒不透。

在古代,夯土墙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城墙、农家围墙、堡垒、帝王陵墓和民房建筑等方面。解放前,北方农民的住房,大多是在夯土墙上建造土木结构房屋,只有那些富户财东家的房屋,才是砖木结构。由此可见,传统夯土墙在我国建筑史上,应用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一种建筑艺术。在八十年代之前的农村,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到处都是。

七十年代末期,我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盖房子,村里的乡党帮忙打墙、打胡墼,我也参与了。那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墙根子宽三尺,深浅要根据土质的硬度而定,一般最少得三尺深。正负零以上,就要逐渐收分,横截面呈梯形,墙最高处的宽度一般是一尺二,一堵墙长约一丈,高约三尺。打墙时有固定的口号,比如:打sǎ放绞(绞陕西方言读一声jiāo),四角人到(这两句话,是打墙总负责人向所有人发出的翻板或翻椽的命令);揫揫揫呀莫要譳,顺着刨耙撂,顺着刨耙走,嫑胡瞅,这几句是打墙总负责人向下面上土的人发出的上土位置的命令。这些富有生命力的口号,简单明了,铿锵悦耳,也能唤起劳动者的兴趣。

在夯土墙上建造房子,不是所有的墙都是夯土墙,夯土墙一般只有九尺到一丈高,夯土墙上面用的是胡墼。胡墼有的地方叫土坯,是古老的建筑房屋的重要材料。打胡墼时,把模子放在一块青石板上,先往里面撒一把草木灰,再往模子里填上黏土,然后用脚踩踏,最后用锤子夯击瓷实。胡墼打好后不入窑烧制,一字排开整齐地摞五六层,晒干之后直接用于砌墙。摞胡墼的地基要平、实、高。不平摞摞的胡墼容易倾斜倒塌;地基不实会出现下沉,摞的胡墼也会倒塌;地基不高,若遇连阴雨天气,地基漫水,胡墼照样倒塌。

打胡墼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工艺,居老人讲,这种工艺是几千年前,鲁班传授给人们的。胡墼是古老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北方的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用胡墼砌墙、盘炕、泥炉灶十分普遍。在北方一些地方,土葬死者时,要用胡基去封堵墓窑口,封到最后,留一块胡基的空隙,用白酒浸一把烧纸,点着扔进墓窑里,然后迅速封口,这样墓洞里就处于几乎真空的状态,有利于遗体保存更长的时间而不腐烂。墓洞封口之后,人们才七手八脚地卷土填墓坑。最后还要在墓前用胡墼垒一个供桌,供桌像一间一边没有围墙的平房,供桌下面点蜡烛,不会被风吹灭,供桌上面放供品。

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生产劳动中,劳动人民创造了打夯土墙、打胡墼这种传统的建筑工艺,这种工艺虽然现在被先进的建筑工艺所代替,但它毕竟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它不应该走向消亡,而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保护起来。

土墙建造全过程,土墙怎么建造(1)

土墙建造全过程,土墙怎么建造(2)

土墙建造全过程,土墙怎么建造(3)

土墙建造全过程,土墙怎么建造(4)

土墙建造全过程,土墙怎么建造(5)

土墙建造全过程,土墙怎么建造(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