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后主李煜的人生太过离奇,从一代帝王到阶下囚,他历经过天上人间的富贵奢华,然后又跌落到囚徒般的苟且与悔恨。可以说,李煜的人生是真正的冰火两重天。
李煜一生喜好写词,在成为帝王之时,他的词香艳瑰丽,属于典型的花间派的风格,而成为囚徒的岁月中,他则写尽了对南唐故土的思念之情,自己每一天都处于痛苦和崩溃的边缘。此时的词风,充满了凄凉哀婉,而且颇有真情实意,仿佛每个字都是用生命在书写。其中的一首词《相见欢》便高度浓缩了李煜痛苦而悲凉的人生体验。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此时的暮春时节,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零,李煜目睹这娇艳的花朵逐渐凋零殆尽,自己仿佛便是这花朵,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而且花朵开放的时节如此短暂,自己的生命也会同这花朵一般,随时都会离去。
时间过得匆匆忙忙,任何人都无法留住时间,只能无可奈何地任它流逝。这从早到晚的风风雨雨,让春花备受打击,只能充满无限惋惜之情。
花儿被风吹落被雨淋过,仿佛是美人脸上的胭脂合着泪水在流淌。胭脂,指的是古代女子化妆的红粉,泪,则是落在“春红”上的“寒雨”,此时的红与泪,形成了一个凄婉的意象。
生命面临巨大的坎坷,生命该何去何从?这是李煜面对的人生思考。
花儿和怜花之人相互留恋,如痴如醉。
花儿也不愿意这样匆匆结束自己的生命,它渴望能够将芳香留在世间,真是落花有意,风雨无情。李煜作为怜花之人,同样感受到花朵为人世间留下的情与爱。这不禁让人感受到《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的场景,真是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到底何时才能重新目睹林花与春红的芬芳呢?李煜对花朵的惋惜与留恋,正是对故土的思念。而且他知道,花儿谢了还能再开,而故土永远也回不去了。
国家不幸诗家幸,李煜只能通过写词,来回忆从浮世繁华到人生幻灭的过程。
李煜回忆起在南唐的时候,他常与周皇后一同探讨音乐,李煜精通音律,两人为了寻找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按谱追寻,更正所获谱曲错误,重订谱曲,使其清越可听。
李煜同样酷爱藏书,并精于鉴赏,钟繇和王羲之的真迹颇多,金陵城一破,很多珍藏的书法国画焚烧殆尽,这成为李煜一生的痛苦。
人生的恨,正如南唐那滔滔的江水,奔流东去,无休无止。
李煜的恨,有对国破家亡之恨,有对自己曾经碌碌无为的悔恨,此时此刻,甚至他都不敢再恨,唯有苟且地活着,写写词才是最大的安慰。
李煜不仅是帝王和囚徒,更是一位天才词人,他的生命终究被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终结,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人生归宿。
李煜,作为帝王虽是失败者,但是作为一代词人,却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学瑰宝。正如民国大师王国维评价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