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万六厘20年的利息,20万六厘的利息五年是多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3 23:30:25

原标题:江苏“大包干”始发地,“小田”又变升级版“大田”

再访40年前在江苏首开农村“大包干”先河、“大田”变“小田”的泗洪县上塘镇,看农业与农村的新变

六十万六厘20年的利息,20万六厘的利息五年是多少(1)

2021年11月25日,在上塘镇垫湖村一家针织厂里,留守妇女正在熟练地缝制产品。记者段羡菊摄

这是一场暌违40余年的追踪采访。

“还记得,当年两位新华社记者来我们家采访,那时我16岁。”个头不高、脸庞黑里透红的李安胜走出家门,微笑着迎接前来寻访的新一辈新华社记者。

李安胜家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地处淮河下游,紧靠安徽省。1981年3月,新华社记者采写发表的通讯《春到上塘》,记录了当地农民冲破阻力在江苏首开农村“大包干”改革先河,“大田”变“小田”,取得粮满囤、谷满仓、满袋花生堆成垛的巨变。

“一天,我们来到这个队,访问了社员李世林的家,一家人正忙着窖存山芋。他家九口人,三个劳力,去年包了20多亩地,打的粮食除上交集体、出售国家外,还余下约一万斤。”这篇通讯记录了当时李安胜父亲李世林所在生产队的情况,“曾经一度一个劳动日值(工分)只有一分六厘五,连一盒火柴都买不上。十岁左右的孩子差不多是吃国家救济粮款长大的……”

视频由新华社江苏分社、泗洪县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刘轩、胡波参与拍摄、剪辑

“小田”又变成了“大田”

从2021年底到今年3月,记者持续追访上塘到泗洪的乡村变化,李安胜自然成了重点采访对象。

“当年报道刊发后,我爸收到了两个四川姑娘的来信。”他清晰记得当年报道的反响。“她们看到报道里写到我家‘单干’后存有1万斤粮食,就打听我爸婚姻情况。我爸回信说自己已经成家,如果愿意嫁到这里来,可以帮忙介绍。”

当时李安胜家被称为“万斤粮户”,后来一些致富的农民被称为“万元户”。1992年,在李安胜母亲走了2年之后,他71岁的父亲去世。

当年的报道不仅为上塘农民的改革撑了腰,而且推动整个江苏省的农村“大包干”改革。在上塘镇垫湖村的“春到上塘”纪念馆,雕塑还原了两位新华社记者围着花生采访农民的场景。

40余年过去,对于上塘大部分农民而言,土地种植已经不是主要收入来源。目前,李安胜将7亩地流转给了大户,自己种植其余的17亩地。“轻活自己干,重活请人机械化作业。”

上塘所在片区过去称为泗洪县“西南岗”,曾是江苏省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因地处平原上的丘岗之上,土薄水荒,历史上曾“长草草无力,种谷谷不壮”“大雨哗哗流成灾,无雨半月渴死牛”。如今,这里的耕作、水利条件大幅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非当年可比。到2020年底,低收入农户全部实现脱贫,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570元。

2022年春分过后,天气转暖。上塘镇垫湖村的麦苗逐渐过了分蘖期,拔节生长势头较好。种粮大户周茂章正在田间喷药,加强植保。8年前,他从租种60亩地起步,逐渐增加到如今承包500多亩地,成为地道的职业农民。

这里的田野有个明显特点,每块田的面积特别大,这背后也经历了一场变革。当年农民的承包田,大多零散、不规则分布,不利耕种。十多年前,上塘镇一些村庄开始推行“小田变大田”,同时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散乱的田埂、沟渠清理掉,再统一开沟、通渠、铺路,然后重新调整,使每家每户的承包地尽量集中。

有的种粮大户连片流转耕地后,再次拆除田埂,出现不少80亩、100亩整块“条田”,利于机械化、规模化种植。

上塘自古以种植花生出名,当地已初步打响“上塘贡米”“上塘黑花生”等品牌。周茂章站在田头给记者算起了账,每年种植一季小麦和一季水稻,利润主要在水稻,遇上丰年,每亩地每年收入约1500元。扣除化肥、农药、租金、人工等成本,每亩约赚500元左右。加上政府发放的种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等,每亩实际纯收入600多元左右,每年纯收入30多万元。

历经40余年变迁,上塘至今保有人均近3亩的耕地。尽管人均耕地不算少,但仅靠种植自家承包地,很难实现致富梦。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更愿意到长三角地区寻找打工机会,中老年农民依然对耕地充满了感情。

事实上,像周茂章这样想种田、会种田的种粮大户,在当地还不多见。记者了解到,上塘耕地面积约14.7万亩,由于从事土地规模种植的经营主体不多,目前总计流转土地不到5万亩,每亩土地流转费用五百元到千元不等。

一些自然村正在消失

“原来的老房旁边就是茅房。”李安胜家在2016年告别旧居,迁到立新村的集中居住点,住进新房。

“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装上了路灯,过去一个多小时才能走遍全村,现在集中居住区几分钟就能走一圈,孩子上学、老人就医、村民购物都在家门口。”李安胜的儿子李明宗说。体校毕业的他身材魁梧,如今在苏州当散打教练。

垫湖村“春到上塘”纪念馆对面,两层小楼联排成行,绿树成荫。记者随机走进村民周玉华家,装修简朴,干净整洁,自来水、冲水马桶等一应俱全。年逾古稀的她坐在门口晒着太阳:“儿子在县城做水电工,媳妇在纺纱厂上班,老伴有时候打打短工,我主要负责接孙子上下学。”

垫湖村村域面积11.8平方公里。如今,3个自然村全部拆迁,集中居住率达到100%。近年来,上塘镇全力推进集中居住区、农房改善等,已建成11个集中居住区。2018年以来,累计投资提升改造农房改善项目3个,累计搬迁改善农户1700余户。

这一数字在超过1.3万的全镇农户总数中占比还不高。上塘镇政府介绍,建设集中居住点,涉及较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必须由政府补偿资金。前些年推进力度较大,是因为江苏推进苏北农房改造,省政府按改造户数拨付财政资金支持。如今,基层政府自身财力有限,只能缓步推进。

记者在泗洪走访发现,不少农民有意愿改善住房条件,对集中居住有一定接受度,但具体需求各异。有的离县城、乡镇近,且长期脱离农业生产,希望通过“上楼”全面提升居住条件;有的希望集中居住仍能保持独门独院,保留原来生活方式,方便农业生产;还有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则故土难离,希望就地改善。

针对多元需求,泗洪强调尊重农民意愿,对进城入镇购买普通商品房的农户,县财政给予购房补贴,在农村集中居住区购房的按成本价进行安置。2018年以来,全县发放购房补贴超过8000户,发放补贴资金超过1.84亿元。

“按照自愿原则,经过多种形式适度集中,目前县城、乡镇、村庄的人口比例大致为5:3:2。”泗洪县委副*石俊杰说,近年来,全县实际完成农民住房条件改善超过1.2万户。

对享受补贴政策进入农村集中居住区以及进城购房的农民,当地政府曾规定需要退出之前的农村宅基地。从2021年开始,对进城购房的农民不再要求退出宅基地。对撤并后的村庄,当地复垦为耕地,近年来泗洪新增耕地数量可观。前些年,它们可以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指标,卖给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不过,现今这项交易制度面临暂停的局面。

在上塘,一些电子导航地图中的自然村名称还在,但事实上已经变成农田。田野中的小路边偶见散落的红砖,成为这里曾是村庄的证明。“这里以前叫大王庄,有200多户,现在全部变成耕地了。”周茂章指着一片田野告诉记者。

家门口打工机会吃香

一开年,垫湖村11家企业陆续开工,吸引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雅布朗针织厂里,机器轰鸣,一批出口非洲的袜子正在加紧赶制。

46岁的任玲熟练地给袜子缝线,几秒钟就能缝一双。她以前在浙江的电子厂打工,前年回到在村里开办的企业,每天能缝制七八千双袜子,每月工资5000多元。“老公在浙江送货,我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也不低,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手脚麻利的任玲面带笑容地说。

在泗洪农村,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受欢迎,尤其是留守妇女。她们往往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很多人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记者问:“累不累?”勤劳的她们直爽地说,能够照顾家庭,还能挣到钱,这点苦不算啥!还有人放弃中午休息,主动要求加班。

魏营镇国顺服装的车间里,多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这里生产的短裤、长裤主要供应欧美大型超市。从事缝纫前道工序的王华翠手眼配合、一刻不歇,丈夫早年病逝,公公、婆婆都有慢性疾病,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这份月收入近4000元的工作是全家人的希望。

“80后”刘瑞亮经过4年打拼,已经成长为国顺服装的一名小组长。“以前在外打工,挣得多,花得也多。现在,爱人也是厂里职工,收入比较稳定。”他在车间摆弄了一个音响,工作间隙,经常播放节奏强劲的音乐,很受工人欢迎,厂里也很支持。

正在加速工业化的泗洪,渴望扭转劳动力外流的趋势。泗洪县人社局介绍,目前全县户籍人口109万,常住人口80万左右;劳动力55万人,其中17万人外出务工。近年来,当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不少工厂,吸引每年返乡就业5000人左右,但企业用工每年仍有缺口约9000人。

招商引资、促进发展是基层工作重点。上塘镇党委*蒋朝辉说,全镇年工业产值已超过2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2000人。“我在上塘镇工作快十年了,过去村民在镇上连吃烧烤的地方都没有,现在由于工业人口聚集,乡镇也有了‘夜经济’,镇村消费慢慢多起来了。”

“老化”乡村的渴望

记者在泗洪走访发现,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依旧选择务农或打散工,甚至还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主动到工厂要求干活。

魏营镇国顺服装“银发车间”,20多个老人正在认真剪线头,平均年龄达65岁。77岁的石祖华从事这份工作已经5年多,每月工资1200元左右。她们认为“活不重”,适合老年人干。“在家里闲得慌”“不靠儿女,自食其力养老挺好”“每天走走,活动下身体”“过年给孙子孙女的压岁钱也有了”……老人们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感染在场每一个人。

受到她们欢迎的女厂长告诉记者,这些老人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来上班,每天都来得很早,有时天一亮6点多就来了,说是在家里睡不着。同意老人来就业,工厂冒着风险,生怕万一出了问题,所以她经常叮嘱老人们路上一定要小心。

“银发车间”是当地解决老年人就业的暖心之举,从中让人感受到当地老人的勤劳、乐观,但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农村养老困境:一些老人因子女残疾、身体患病等生活困难,需要挣钱弥补养老费用缺口。

在泗洪县,农村养老保险早已实现全覆盖,主要问题是保障水平还偏低。县人社局一位负责人介绍,全县农村参保34万人,每年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费的占总数的70%。目前农民人均养老金是苏南一些县市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对于普通农家而言,大病仍然是严峻考验。周茂章告诉记者,前几年妻子生大病,本在工厂上班拿工资的女儿只能留在家里照顾母亲。随着年龄增大,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让这个种粮大户感觉到肩膀沉甸甸的。

李安胜的父亲李世林一辈子守着土地务农。初中毕业的李安胜年轻时办过养鸡场,失败后开车运土方,而后在福建晋江做小商品生意、在上海打工搬运建筑垃圾。如今,年过半百的他在家一边种田,一边照顾叔叔。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了,虽然根仍在上塘,但大部分人离土地的距离越来越远。

上塘全镇户籍人口共5.74万,但常住人口不到一半,以老人、小孩、留守妇女为主。“留在家里种田的,多是60多岁、70多岁的老人,很吃力。”对乡村变化感到欣喜的同时,李安胜认为“老人农业”是个无法回避的头等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吸引一些年轻人回乡创业、生活。

40余年前上塘乡村孕育的改革,在泗洪县乃至总体经济发展居全国前列的江苏仍然被经常提起,成为激发改革、谋求振兴的精神动力。虽处苏北,泗洪县设定了县域经济进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2022年3月,垫湖村的“春到上塘”纪念馆里,一些年轻的村干部,正在排练情景剧《桥头会议》,再现当年“大包干”场景。

目前,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李明宗在苏州教散打的健身俱乐部暂停营业。已经成家的他,想这几年好好工作赚钱,先在老家县城买套房子,让孩子在县城上学,享受比乡村更好一些的教育。

回乡也在他未来的人生规划之内。“国家对乡村振兴的扶持力度很大,我不排除回到上塘,流转土地机械化种植,或搞电商销售农产品。这样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也能更好帮助孩子成长。” (记者段羡菊、凌军辉、赵久龙)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