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养殖技术
一、养殖场建造
1.养殖场选址
养殖场要远离污染源,周围无工矿企业。电源、交通、水源便利,环境良好。
2.养殖池建造
养殖池可建在地下,也可建在地上,亦可为半地下、半地上。养殖池用砖砌,用水泥抹面,可在池内壁铺设瓷砖,便于池内清洁。苗种培育池面积1~5平方米、池深20厘米;成鲵池面积以5~20平方米、池深以40厘米为宜。池底建排水口,池面沿池壁一侧设置进水管,池底保持一定的倾斜坡度,以便于排污。池形可以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菱形等,以正方形为宜。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环境及水源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养殖场,科学制定养殖密度。禁止不顾环境及水源承载能力,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超负荷养殖。
二、水源
成鲵养殖可抽取地下水,也可利用山泉水。
1.地下水
地下水的水温恒定,一般在16~19℃,不受季节变化影响,污染少,可保证大鲵常年生长。因此,在丘陵、平川、城市周边,只要有地下水资源的区域,均可养殖大鲵。但这种方式因抽取地下水,会增加养殖成本。
2.山泉水
山泉水水质清新,水温随季节变化较大,一般在3~28℃。因此采用山泉水养殖,大鲵只在春季、夏季、秋季生长。可通过管道将山泉水引向养殖场。在山区,只要有泉水的地方,就可采用山泉水养殖大鲵,这种方式养殖成本相对较低。
三、大鲵养殖
大鲵养殖分为苗种培育、成鲵养殖两个阶段。大鲵体长8~30厘米阶段为苗种培育阶段,体长30厘米以上阶段为成鲵养殖阶段。
1.苗种培育
(1)幼苗投放。一般投放幼苗要求体长在8厘米以上、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投放前要对其进行检疫检验,了解苗种来源及繁殖场情况,确保苗种不携带“娃虹彩病毒”等病原。每平方米投苗100尾,投放前用5%食盐溶液浸泡10~20分钟,对其体表消毒。投放时间以春季为宜。
(2)投喂。以投喂红线虫为主。红线虫要新鲜,且经冰冻,以*灭红线虫携带的病害。投喂方法:将冰冻的红线虫解冻后投喂,投喂量保持在投喂后两小时内吃完为宜,每天投两次。
(3)换水。微流水养殖:控制池中一定的流水量,保持连续流水或隔几个小时流水1次。静水养殖:夏季每天换水3~5次,春、秋季每天换水1~3次,冬季每1~2天换水1次。养殖池水深保持在5~10厘米。
(4)分池。随着苗种的生长,会产生大小差异。应将大小不同规格的苗种分开饲养,以保持同一池中苗种规格整齐,避免大小差异过大。
(5)清洁养殖池。及时清理粪便等排泄物,保持养殖池清洁。
2.成鲵养殖
(1)苗种投放。此期要求投放苗种体长在30厘米以上,每平方米投苗50尾。苗种要求、消毒方法和投放季节与幼苗养殖管理相同。
(2)投喂。可投喂冰鲜饵料或活体饵料。冰鲜饵料包括野杂鱼和鲤鱼、鲫鱼等常规养殖品种。经过冷冻的冰鲜饵料,其携带的部分病害通过低温*灭,相对活体饵料更安全一些。另外冰鲜饵料储存方便,成本较低,所以目前被大多数养殖户使用。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投喂量保持在投喂后两小时内吃完为宜。活体饵料主要有鲫鱼、鲤鱼、丁桂等品种,可被大鲵随时捕捉,因此可保持饵料新鲜。但鲜活饵料运输、储存等成本较高。投饵前,可用食盐、二氧化氯等对饵料消毒。
(3)换水。与苗种培育相同,但此期养殖池水深要保持在10~30厘米。
(4)分池。随着成鲵的生长,也会产生大小差异。因此应将规格大小不同的成鲵分开饲养,以保持同一池中成鲵规格整齐,避免大小差异过大。
(5)清洁养殖池。同苗种培育。
四、大鲵病害预防
1.严格监管和检疫
(1)购买苗种或成鲵时要详细了解,要从管理规范的厂家购买。对购进的苗种要严格检疫,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入养殖环节。严禁将病鲵带入养殖区,严禁随意将来源不明的大鲵带入养殖区。对养殖过程中生病的大鲵,要及时实施隔离治疗;对病死大鲵要做无害化处理。
(2)加强对饵料来源监管。小鱼、虾等鲜活饵料应来源于无病害、无污染的水域,禁止随意从河沟捕捞鱼虾饵料。饵料投喂时,要用食盐等浸洗消毒,以保证饵料安全、卫生。投饵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避免大鲵饥饿或暴食。
(3)注射疫苗。要注射大鲵大脚病疫苗。
2.防病与消毒
(1)养殖人员要提高防病意识,认真做好自身卫生防护工作。禁止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养殖区,以防止外来人员将病原带入。
(2)做好生产工具消毒。定期将生产工具等置于阳光下暴晒,或定期用二氧化氯等消毒液浸泡消毒。做到一个养殖单元一套生产工具,不相互借用生产工具,以杜绝病源传播。
(3)各养殖场水源要相对独立,不能窜流,避免疾病相互传染。一旦发现疾病,立即隔离治疗。养殖场在防病用药时,应使用安全、对水环境无污染的药物,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禁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