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里位于锦州市中心的小凌河畔,历史赋予了它一个花香四溢的名字。然而,如今这里繁华不再、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出行不便。同时,菊花里历史遗留问题多、征收拆迁难度大,一度成为“老大难”的城市伤疤。
一头挑着党和政府的信任,一头挑着棚户区居民的幸福。今年7月,一场菊花里棚户区改造的“破题”实验徐徐展开,锦州市设立了13个专项工作组,600多名“冲锋队员”经过51天日夜奋战,实现了净地速度快、民众反响好的目标。
专职推进 51天完成拆迁
70岁的刘文山曾是工厂里的钳工,1994年搬到了菊花里。26年间,一间只有25平方米的房子虽早已破旧潮湿,却是刘大爷一家四口赖以生存的住所。
“跟住地窖没啥区别,整天见不着太阳。”刘文山告诉记者,“我们盼着征收已经好多年了。如今,大家等来了房产征收政策,征收工作人员态度也很好,所以我们一家人立即签下征收协议。”刘文山说。
菊花里棚改指挥部副组长李子元介绍,菊花里棚户区占地面积2.89万平方米,地少房多,需征收户数567户,房屋共970间。锦州市从2005年左右就已经启动了拆迁工作。“这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困难户、无房户、特殊群体比较多,所谓的房贩子也多,产权买卖、继承等纠纷争议很多,这些问题是菊花里多次拆迁工作未能启动实施的原因。”李子元说。
棚户区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但是,历史遗留问题决不能再交给历史。锦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菊花里棚改工作,今年6月22日,锦州市凌河区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区委*和区长任“双组长”的菊花里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3个专项工作组,安排4名县级领导负责4个征收小组,专职推进棚改签约工作。
7月1日,凌河区召开菊花里棚改项目征收工作百日攻坚誓师大会。8月21日,历时51天,菊花里棚改拆迁工作顺利完成,提前40天圆满收官。
419份承诺书 百姓吃下“定心丸”
阳光透明、最大限度赢得民心,是菊花里棚户区改造中的一粒“定心丸”。“把棚户区改造工作做实做好,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要从百姓利益着想,做好群众的生活保障。”这是锦州市委主要领导对百姓的承诺。
棚改实施之初,锦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棚户区进行暗访,看环境、查房屋、问民情。并要求在深入、精准、实事求是的调查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措施,出台征收补偿方案。
9月20日,在菊花里棚改指挥部里,菊花里棚改征收组组长孙成告诉记者:“这次棚改我们创新实施了三项措施,一是全程由律师团队介入,帮助解决产权买卖、继承等纠纷问题;二是先后两次进行测量评估,复查复核,数据公示,公开透明,打消被征收人疑虑;三是全区总动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县级领导分组包保,每日通报征拆进度,定期组织评比先进小组,比学赶超。”
“第一次测绘后,对房屋面积我是持质疑的态度。”菊花里的居民李玉对测绘机构确认的房屋建筑面积一直不认可,坚持不签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龙江街道菊园社区的工作人员王月皎多次前往李玉家中,不厌其烦地向其宣传政策,请来两家测绘机构向其讲解房屋测绘的流程及标准,并现场进行复测。也正因此,李玉一家最终心服口服地在协议上签字同意。
据统计,菊花里棚改征收期间,菊花里棚改指挥部聘请律师团队编写下发各类文件、文书、通知170余份。聘请专业鉴定机构,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危房鉴定,出具鉴定报告并送达23份。凌河区还将纪律挺在前面,棚改期间与全区财政供养人员签订“一表两书”,收回自查情况表58份、报告书7274份,24家入场单位的工作人员签署承诺书419份。
“四个一”机制 带来拆迁加速度
锦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棚改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菊花里棚改指挥部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挂着手绘的“菊花里棚户区房屋示意图”,图上清晰地标注着4个征收小组各自负责的区域。属地街道党工委*杨墨说:“最初示意图是白色的,每完成一户征收任务,就把图上对应的区域涂成红色,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红色一点点扩大,涂改笔成了香饽饽,谁能涂上一抹红色,就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挂图作战”。目标清晰、任务明确、责任具体、不打折扣。
“早晨6点,去趟李大爷家;中午11点半,王大娘的儿子回家,得抓住这个机会去一趟;下午3点,再去一趟刘大爷家;晚上8点,薛大爷要来指挥部……”这是征收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的“备忘录”。自投身此项工作以来,这种“黑白颠倒”的“一线工作法”已经是征收组每个成员的常态。
锦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对菊花里棚改进行安排部署,组织专题会议研究数次。棚改指挥部还建立了“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天一微信报告、一天一总结、一天一例会、一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在菊花里棚户区改造现场,最多的时候有600多名党员干部同时在场,锦州市委、市政府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现在,刘文山经常跑到菊花里,这里已经成为一片等待开发的平坦空旷之地,每天在这里看着不断变化的“老家”,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这里将来还会盖住宅楼,我打算拿补偿款还在这儿买房,在这儿住得有感情了,感觉幸福的日子越发触手可及了!”刘文山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