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合并村名单,尉氏贾鲁河两岸规划图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2:52:00

今天有网友告诉“家在港区”小编,他在博雅地名网站上看到了一些信息,上面显示原本属于尉氏的洧川、大营、大马、岗李,在网站上显示属于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尉氏合并村名单,尉氏贾鲁河两岸规划图(1)

洧川,因处于洧水下游一片平川地带而得名。战国时分属郑、韩、魏三国。隋唐置洧州,唐贞观元年州废,宋因唐旧制。金置宋楼镇,设惠民仓于此。兴定二年(公元1218年)以宋楼镇置洧川县。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河患北迁十里于今址。景太二年(公元1451年)修土城,周长九里四十步。清沿明制。康熙十年洧川辖区由原来的四坊二十四保均并为八保,以后额定为编沿袭之,故过去洧川有八保小洧川之称。民国时期洧川县辖六区,洧川称城厢镇。建国初期洧川仍设县,1954年长葛洧川两县合并,洧川称区属长葛县,1965年洧川公社划归尉氏,1983年改人民公社称乡,1988年改乡称洧川镇。现辖35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226个村民小组,10217户,46406人。

洧川镇位于尉氏县的西南边陲,东连朱曲,西接岗李,北邻大马,南与长葛县隔双洎河相望。

大营乡辖32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总人口43000人,6.9万亩耕地,近10万亩荒岗林地,属典型的沙区农业大乡。近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城镇建设、民营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

尉氏县大营乡地处豫东平原,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为抗击金兀术的入侵,收复中原失地,曾在此扎下大营与其对垒,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两次进入河南,又在此扎下营寨与官军对抗,于是后人便称这个地方为大营。

大营乡西距国家大动脉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分别为25公里和30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15公里,省级公路04、07线横贯大营东西全境,是郑州通往豫东各地和安徽、江苏、上海等东南几省、市的要塞,素有郑州""东南门户""之称。大营乡境内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均与省道04、07线相连,拥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大马乡位于县城西南部,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4.1万。通公路,密杞地方铁路过境。辖大马、柏岗寨、西王村、朱庄、郭家、马庄、后宫、前宫、牛庄、井赵、八里庙、双岭岗、郜标、东岗李、马古岗、陈石、任泽、雁黄、李家、店张、庙张、鲁家、庙陈、门张、胡陈、周家26个村委会。

乡镇企业有酿酒厂、纺织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棉花。1966年成立大马公社,1984年改乡。

岗李乡位于尉氏县的西部边陲,南、西、北分别与长葛、新郑、中牟三县交界,东部自北向南依次和本县的大营乡、大马乡和洧川镇接壤,乡政府驻地岗李距县城25公里,乡境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7.5公里,总面积76.6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8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29人。耕地面积82631亩,人均耕地1.71亩,其中平原占45%,岗丘占55%。

岗李,因处沙岗边缘,李姓居多而得名,民国时期一直属洧川县辖区,1954年并入长葛县,1965年划归尉氏县管辖,称岗李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至今。现辖38个行政村。

同时“家在港区”小编在网站上查看尉氏的相关乡镇,上面并没有显示洧川、大营、大马、岗李!

博雅地名网创建于2007年,是广州晟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地名查询网站,提供有我国各地的地名信息、各地旅游信息、各地特产的介绍等内容,其网站是我国最全的行政区划网站。

来源 博雅地名网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