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窑瓷器500图,60万青花喜字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05:31:08

龙,是我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一个最具祥瑞意义的神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象,广泛地出现在建筑、玉器、青铜、陶瓷、家具、绘画、诗词、小说、神话故事等等领域,不胜枚举。

在瓷器上,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是最为重要的纹饰。我收集了几片明代民窑的瓷器残片,通过研究,发现在明代不同时期,流行的龙纹也有差异。

一、 香草龙,如图1、2

明代民窑瓷器500图,60万青花喜字罐(1)

图1 空白期香草龙瓷片

明代民窑瓷器500图,60万青花喜字罐(2)

图2成化香草龙瓷片

香草龙,流行于空白期(正统、景泰、天顺)和成化时期,它的头似龙,身躯由相连的圈圈盘曲而成,如藤蔓草叶。据考证,这个纹饰和一则佛经里的故事:“龙女成佛”相关。

“龙女成佛”是《妙法莲华经》卷四“提婆达多品第十ニ”里讲到的一件事。有一次,在灵鹫山说法的释迦牟尼佛介绍来访的智积菩萨与文殊菩萨认识。当时文殊刚从海龙宫回来,智积问他:“你在龙宫,教化了几条龙?”文殊回答说,已经教化了无数的龙。说完,从海里涌现出无数的大乘菩萨来到灵室,他们都是文殊教化出来的。

智积十分赞叹。文殊接着谈到:我在海里宣说《妙法莲华经》。有一位龙王的女儿,年纪才八岁,却很有“智慧利根”,佛理一点就通,一刹那间就觉悟成佛了。成佛后她辩才无碍,心里念法即能口演说法,说得既微妙又广大。智积对此有所怀疑,就问道:释迦牟尼佛都是经历千辛万苦的修炼才最终成佛,我不相信一个龙女能一刹那间就立地成佛。话音刚落,那龙女忽然现身于法会。

龙女现身后,正在一旁的舍利尊者对她发问道:“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时,龙女拿出一颗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献给释迦牟尼佛,佛接了过去。龙女转身对智积菩萨和舍利尊者说:我献宝珠,世尊接受,这事快不快?两人回答说快。龙女又说:以你们的神力观我成佛,也是如此之快。说着,只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佛,并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这一下,所有的人都相信“龙女成佛”了。

《妙法莲华经》在佛教中号称“经中之王”,这个女性成佛的故事,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影响很大,对女性学佛有极大的鼓励作用。所以,瓷画中卷曲的花草表现的是女性的柔美,有的龙嘴里吐出莲花或珍珠,有“口吐莲花”和“妙语连珠”的意思,都是龙女成佛后说法精妙的象征(如图2)。成化之后,民窑青花瓷中则很少见到这样的纹饰。

二、 翼龙

翼龙也叫应龙,按照南朝古籍《述异记》中的说法:“水虺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干年为应龙”,由此可见,翼龙是比一般龙级别更高的龙。

在明朝的官窑瓷器中,翼龙从洪武开始出现,流行于明代中期,而民窑则在弘治朝最为多见。如图3

明代民窑瓷器500图,60万青花喜字罐(3)

图3 弘治翼龙瓷片

乍一看,根本看不出画的是龙,倒像凤凰。只见龙身短小、龙头向上,须发飞扬。下有三朵浪花,上有云纹(有说是火纹)。翼龙展翅于空中飞翔,动感十足。

三、 螭龙

进入明晚期,也就是嘉靖、隆庆、万历时期,则流行螭龙纹。这又是什么龙呢?古人把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所以我们所见的螭龙纹最大的特征就是“无角”,头部圆形,看不出龙头的样子,倒像人头。龙发后飘,身体盘曲,首尾相接,称为“团螭”。螭龙被中国民间认为寓意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感情,这一图案化的纹样,被大量装饰在瓷器、家具、玉器等上,深受欢迎,我们今天见之尤喜。因为存世量很大,我也收有多块瓷片,但细看每一片又都有差别。如图4、5

明代民窑瓷器500图,60万青花喜字罐(4)

图4明晚期螭龙纹瓷片1

明代民窑瓷器500图,60万青花喜字罐(5)

图5 明晚期螭龙纹瓷片2

香草龙、翼龙、螭龙,分别流行明早、中、晚期,反映了不同时期明人的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能不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