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实质和肺间质图解,肺间质是哪里图示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10:35:14

图4 次级肺小叶解剖结构模式图


高教授表示,健康人其薄层CT看不到小叶间隔或者小叶核心,仅有在病理状态下气道变粗、间质增厚等改变时才能看到肺间质改变。虽然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间质的改变,但由于肺间质周围有血管、淋巴和气管,所以肺间质改变也可能提示肺血管、气管、淋巴管等相应的疾病




(二)影像学检查要点




由于次级肺小叶大小仅为1-2cm,在普通CT影像学上较难很好表现,因此要求肺间质的影像检查遵循以下要点:薄层CT——容积重建——吸气相/呼气相——俯卧位——低电流-减低剂量。


这个要点怎么看?别急,高教授带你一一解读。


1、厚层CT VS 薄层CT


常规CT层厚度为10mm,薄层CT厚度为1mm。厚层CT难以识别很多肺部征象,故指南推荐用薄层CT评估肺间质病,从而可以进一步分类和分型。高莉教授给我们举了2个例子:


例1:同一患者在厚层上看到弥漫的磨玻璃,但在薄层CT上可看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不均匀、不规则增厚,小叶核心增粗(图5)。有了这些详细的影像描述,可考虑为癌性淋巴管炎。


肺实质和肺间质图解,肺间质是哪里图示(5)

图5 厚层上看到弥漫的磨玻璃(左);薄层CT上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不均匀、不规则增厚,小叶核心增粗(右)


例2:在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影像表现中,也能看到厚层CT和薄层CT的区别。厚层CT可见淡淡的渗出,但在薄层CT上可见看到细小网格和磨玻璃样等改变(图6)。


肺实质和肺间质图解,肺间质是哪里图示(6)

图6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影像表现,可见细小网格和磨玻璃样等改变


2、容积重建


薄层扫描后,有时还需要进行多种厚处理,如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和高空间分辨率重建等。


高莉教授指出,多层容积重建可以显示造型病灶的形态特点,显示病变范围和分布,并能发现其它病灶。此外,多层CT容积重建能鉴别牵拉性支扩和蜂窝,更易于病变复查的比较以及进行定量评估。


多平面重建。左图可见蜂窝在横断面上的部位,但不能知道其分布,通过多平面重建,即可了解该蜂窝在冠状位以下肺、胸膜下区域为主的分布特点(图7)。


肺实质和肺间质图解,肺间质是哪里图示(7)

图7 肺部MPR。冠状位图像重建后显示,蜂窝在冠状位以下肺、胸膜下区域为主


最大密度投影。通常肺部小结节难以通过普通CT发现,通过CT最大密度投影,可见肺部细小的核心结节(图8)。


肺实质和肺间质图解,肺间质是哪里图示(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