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因为一道数学题,孩子怎么也学不会。
她为了孩子能学好,一遍一遍地讲,但是孩子就是不开窍,自己气得不行,突发心梗,被送到医院抢救。
真是惊魂动魄,幸好这位母亲平安无事。
为什么父母比孩子还着急?
因为孩子不催不动,父母都火冒三丈了,孩子还是事不关己的样子。身边很多朋友,也跟我说过这样的困恼。
直到我读了《自驱型成长》才明白,根本原因是孩子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所以,这种情况下,即使一遍一遍地讲,孩子依然不懂。
《自驱型成长:如何科学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律》
而这本书无疑是教会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内驱力,并激发他们潜能的好书。
本书是由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和奈德·约翰逊共同完成的。
威廉是享誉全美的临床神经心理学家,30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帮助孩子应对焦虑、学习障碍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奈德创立了美国最成功的教育辅导公司之一,他把好好培养当下的年轻人作为自己的事业。
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学科出身和服务对象,但他们都在试图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内驱力。
书中介绍了过度的压力会损伤大脑,控制感则是应对压力的解药,而内驱力根植于控制感,胜任感和自主感。
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逼迫孩子,走上我们为他定下的道路。
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决断、为自己负责,充分释放孩子自我完善的内驱力,塑造终生成长性思维,从而获得更好的身心健康成长,更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更高水平的职业成功。
那还怎么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我总结为以下三点:
01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把决定权还给孩子
《自驱型成长》中说到,我们每个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
当两岁的孩子跟你说“我自己来”“我自己会”,四岁的孩子跟你说“凭什么听你的”时,他们就是在很强烈的表达,决定权是属于我的。
之前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小时候爸爸妈妈要求她,必须吃这个或者必须吃那个时,她就会非常生气,然后就直接把东西扔到桌子上,而且她内心非常的厌烦。
试想,谁愿意成天被要求这样或那样呢,时间久了,内心的不满都会爆发。
父母的这些操控究其根本,就是剥夺孩子的决定权,结果就是让孩子感到无力和不知所措,更有可能变得焦虑,且爱发脾气,甚至自暴自弃。
所以,如果你想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就必须摒弃,“我的孩子我做主”,“他还小,什么都不懂”,“我这么做是因为我爱他,帮助他”等思想,把决定权还给孩子。
也许你会担心,把决定权还给孩子,孩子做出不当的决定怎么办?
《自驱型成长》
放心,这里说的,把决定权还给孩子,并不是说放任不管,而是家长跟孩子更有策略和智慧的合作。
但是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很多父母或许都不知道怎么开始,书中给出以下提议,相信会给你帮助:
1.可以开个家庭会议,讨论家里什么家务,以及全家人如何分工,让孩子来自主做选择。
2.可以找一些你之前为孩子做出的,但他有不同看法的决定,两个人一起分析一下,这些决定所付出的努力和带来的收获。
3.可以跟孩子分享下,你曾经做出过哪些决定,现在回想起来发现不足之处,以及你如何从中学习并成长。
请记住,要想让孩子走到台前,父母就需要隐入幕后,并给以科学的引导。
02
维持孩子的内驱力,让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
书中讲到,压力分为三种: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和毒性压力。
前两种压力能促进孩子成长,让他们更能够承担风险,并表现得更出色,提升孩子的内驱力。
而毒性压力,非但不能帮助孩子,反而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消磨孩子的内驱力。
如今孩子承受着,来自学校及社会的各种压力,已经让他们非常难受。
如果回到家,父母还一味逼迫孩子做这个,学那个,孩子会很生气,难免内斗。
你是否注意到,你跟孩子吵的频率加快了呢?
长久下去的结果是,给孩子带来无形的压力,或许你只是随口问一句:“作业做了吗”,孩子可能就会“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而这种压力无疑是毒性压力,在一点一点地摧毁孩子的自驱力。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是,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并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归宿。对于孩子来说,家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
《自驱型成长》
书中讲到一个年轻人,他高中时学习成绩很差,大学读了两次都失败了。当他说到自己青春期时,他眉头紧皱,因为那时他感觉学习非常痛苦,动不动就跟他父母吵架。
当问他:“你觉得父母在你高中时该怎么做,会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呢?”
他长时间的思考过后说:“如果他们看到我的时候,有时能表现得很高兴,那我认为可能就会有所帮助。”
一句简短的话,却道出了他内心长久以来的无助。
面对孩子的学习压力,家长紧张在所难免,但是正因为孩子压力巨大,这时候我们就更需要保持冷静。
如果此时对孩子说一句:“我那么爱你,才不愿意因为作业跟你吵架呢”。说不准,你的孩子会扑到你怀里大哭一场。
家本就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不仅可以让孩子们能自由地,探索五彩缤纷的世界,还给与他们更健康的方式成长。
即便他们身处困境之中,因为深深地被父母爱着,他的韧性就会增强。
03
提升孩子内驱力,帮助孩子找到心中的挚爱
书中讲到,当孩子专注于他们热爱的,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物时,会进入一种被称为“心流”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注意力也高度集中,而且不会感到有压力。
当你看到孩子,抿着嘴,全神贯注地建造一个乐高城堡时,千万别去打扰他,此时他正在调整自己的大脑,享受着感觉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练习和努力相互联系的快感。
这就是“心流”状态的表现,你可别小看这个状态,它会对他后期内驱力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驱型成长》
我同事的小孩,初中的时候对音乐充满了热情,整天都看他抱着琴弹唱。上了高中后,他每天晚上都会花时间享受音乐给他带来的快乐。
高中相对学习任务重,他不得不给自己设定练琴的时间,从晚上7点到8点,可是大多数情况下,他结束练习时,以为8点,其实已经9点多了,因为那时他一直处于“心流”状态。
他后来意识到,他那时的举动让大脑不断熟悉这个的状态。后面当他确定目标时,他可以更快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并从中取得收获。
所以作者说到,如果你想要帮助孩子提高内驱力,那么就要帮助他们,找到心中的挚爱事物。
怎么帮助孩子找到心中的挚爱事物呢?
你可以从下面几点努力:
1.你可以通过询问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什么事后会感到“真的很开心”。
2.帮助你的孩子表达目标并写下来。
3.给孩子提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能激发他们,在任何活动上都能产生心流。
4.在困难面前,引导并塑造孩子,对挑战与坚持的热爱。比如告诉他:“我就知道你不会放弃”。
如果你的孩子,似乎没有很热爱的事,可以去寻找不同领域的导师或榜样,让孩子多接触更广泛的,职业生涯和生命选择。
提高孩子的内驱力,需要父母帮助孩子找到热爱的事情,并给予全力支持。
结语:
自驱力培养的过程漫长而痛苦,但将彻底改变孩子的一生。
因此,我们需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决定权归还孩子,并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帮助他们找到心中挚爱,让他们学会运营自己的生活,并努力去赋予生活意义。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之前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都是错的,为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相信这本书也会给父母们,带来全新的思考,或许,孩子的一生会因此而改变。
请关注我,我是淡雪,喜欢温暖的文字,同时也希望我的文字,能给你带来快乐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