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定向选调对女生来说最为友好啦,当然定向选调面向部分高校选调,不知道题主是否在范围内?定向选调从政策上、发展前景上优于普通选调,如果考普通选调的话,大多是在乡镇工作,如果无法接受或者适应乡镇的工作环境,最好慎重一些,直接选择公务员报考会更合适一些。再者,从学历上来说,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报考选调生呀。如果笃定要进体制内的话,建议越早越好,本科学历考上,然后工作期间可以再考一个在职研究生,最后学历、工作两不误,工龄也算得早,双赢啦~~~
选调生的本质也是公务员,从政策初衷上来说,就是后备干部。当然,刚出来选调政策的时候,第一波人还是发展不错的,毕竟政策保驾护航嘛,但是普通随着不断的扩招,“选而不调”成为选调生的常态,所以很多人就认为选调是个坑,说点实在的,是不是坑,因人而异,随着普通选调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定向选调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当然定向选调主要瞄准了当时的34所985高校,说白了,去名校抢人呗,拿出更的好工资福利待遇、更好的职业晋升通道来吸引大家报考,而这一拨人,比起普通公务员的发展路径也更为清晰,所以近些年来,成为大家竞相追逐报考的对象。但是随着教育部正式“取消”211/985高校,统筹“双一流”大学,定向选调的风向也变了,选调高校的范围由原来的34所高校扩大,“双一流”大学和一流建设学科高校基本上也都被纳入进来。除此之外,定向选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限制报考年龄、党员身份、学生干部、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等等。
那么对女生而言,有必要报考选调或者说选调有多好么?分情况对待:
第一种情况:如果题主所在的学校在定向选调的范围内,建议首选定向选调,虽然也有两年的基层锻炼,但是并不会在基层待太久,当然了,不同省份定向选调政策不一,但是不少省份在报考的时候就区分了省直、市直和乡镇等,比如报考了市直,下基层锻炼了还会回市直工作,当然这些岗位竞争也会比较激烈,对学校、学历、专业也有要求,比如有的省份定向选调报考省市单位要求双一流学校才能报考;当然也有省份没有明确的区分,先招人后定岗,这样不确定性就比较大了。
第二种情况:如果自己学习能力不错,建议优先选择公务员,如果无法忍受一直在基层工作,那么考公可以直接选择区直、市直、省直单位,也算是一步到位,不过这也意味着考这一类型的单位难度比较高,一次上岸的希望相对较小,毕竟公考是选拔性考试~~~
第三种情况:如果感觉自己学习能力一般,建议公务员和选调生考试都要报名,有的省份是错开报名的,有的是一起报名,如果是错开报名的,就都报考,哪个上岸选哪个。就拿普通选调来说,毕竟限制了应届生报考,所以竞争上会相对小一些,更容易上岸,再者,虽然普通选调有令人不如意的地方,但是体制内也会有专门面向选调的遴选,抓住机会,也有希望离开基层,毕竟体制内工作,很多时候,机会也很重要!
坐标河北,不妨讲几个我身边的例子,都是女同学,最后当了选调生,有普选,有定向,我觉得她们现在工作、发展也都挺好的,或许对题主有点参考价值。
1.先说我大学学姐的例子:大学学姐毕业后河北选调生(普通,那个时候还没有定向选调生那一说,普选跟省考同时举行,只能选一报考)顺利上岸,一上班就被安排到了基层,话说上班前一直不知道自己要被分配到哪个镇乡工作,都是组织部统一分配,最后去了一个离自己家乡比较近的乡镇。说实话,办公环境很一般,也比较简陋,最初她也不太适应,但是既然选择了,那也没啥别的退路,就这样先干着,等待被“调”的机会,然而一年年过去了,身边的同事们大多都通过遴选考到了市直、省直、中央机关工作,而她还在继续考试,先是考研然后有考遴选,总之,在基层的这些年也是没闲着,努力了四年,终于遴选到了省直单位工作,也算是熬出来了。当然,学姐的事迹应该是大多数普通选调生的缩影。大家都是闻着政策去的,谁也不曾想两年的服务期到了压根没人调你,只能是你自己抓住机会,伺机而动。
2.再来说我一个研究生室友的例子:研究生毕业那年,河北省到我们学校定向选调,身边几个同学都报名了,因为那会定向选调主要面向34所高校,所以报考人数并不多,竞争也比较小,凡是报考的几个同学最后全部上岸了,当然后来听说放弃offer的也不少。毕业前夕,市委组织部也明确了他们的轮岗单位,当然,依然没有逃脱下基层锻炼的安排,被安排到了街道工作,坦白说,锻炼的确有,工作也比较忙,就这样两年过去了,服务期满就被调到区直单位工作了,有的则被调到了市直单位工作。也没有参加什么所谓的遴选、考试,就调动了,主要还是因为定向选调相对好一些呗。当然了,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也都不错,比普通公务员好一点。
选调好不好,因人而异的,重要的是你怎么看待他。之前一起公考培训的时候,认识了不少考上选调的小伙伴们,有定向的,有普通的,有天天喊着苦逼的,也有觉得累并快乐着的,当然有的服务期满后也调到了不错的单位,也有的一直就扎根基层,自得其乐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守~~~更多选调相关咨询,欢迎小伙伴们留言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