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菜吃多了会不会中毒,吃苦菜的危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17:08:16

令纪德 梁效成

进入夏秋季节,气温较高,各种植物生长旺盛,特别是各种野生植物和毒蘑菇进入采食期,容易发生采摘误食有毒野菜、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另外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和各地复工复产推进,集体供餐单位逐渐恢复营业,夏秋季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可能性增加。

常见的有毒植物及中毒症状

甘肃省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野菜野果在各地均有分布。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的菜豆、野菜、马桑果、乌头(坠子)、桐油果等五类有毒植物,除桐油果外,其他四类均有分布。甘肃省主要有毒植物分别为:

菜豆(又称四季豆,芸豆、刀豆等) 是豆科菜豆属植物,是一种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和普遍食用的蔬菜。菜豆含有皂素、植物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如未炒煮熟透,毒素没有被完全破坏可导致人体中毒,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等。

野菜 野菜通常是指在野外生长未经人工栽培的作为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甘肃省野菜各地均有分布,大多无毒,但由于一些有毒野菜与可食用野菜的外观相似,有毒野菜含有微量天然毒素,如果误采后烹饪不当或一次性食用过大,这些有毒野菜就会导致人体中毒。如大家最为熟悉的蕨菜、苦苦菜等,就需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

野菜中发生中毒事件最多的是野蘑菇,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我国毒蘑菇约有100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马桑果 马桑果是马桑的果实,其主要生长在我国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广西等地。马桑全株有毒,以嫩叶和未成熟的果实毒性较大,由于外形酷似桑葚,且与桑葚的成熟期相当,常被儿童误采误食,导致马桑果中毒事故时有发生。

据了解,误食马桑果青果15-60克即可致中毒,轻型患者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等症状;重型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全身抽搐等症状。同时,危重型患者可发生脑水肿、呼吸抑制、心搏骤停甚至死亡。

发芽土豆 土豆自身并无毒,也不是野菜,但发芽的土豆中含有一种有毒生物碱,叫龙葵素。正常土豆中龙葵素含量较少,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时,龙葵素含量就大大增加。所以家中的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当储存的土豆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就不能食用。

苦杏仁 苦杏仁是一种非常传统和普通的中药,可以与其他中药结合,具有润肺健脾、消食散结的功效。平时食用主要用于调味或被制成杏仁露饮用。

苦杏仁有轻微的毒性,毒性主要来自苦杏仁苷和葡萄糖苷酶,它们会产生氢氰酸来阻断细胞的呼吸链,并在遇到水后抑制ATP的产生。食用过多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成人一次性口服生苦杏仁40-60粒可中毒,50-100粒可致死。专家提醒,吃苦杏仁一天不能超过10个,尤其是不能生吃未经处理的苦杏仁。食用前应剥去苦杏仁皮,去掉其顶端,在热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不盖盖子烹饪。

对有毒植物做到“五不”

不好奇 好奇害死人,许多植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大多是人们对野生植物的好奇心,仅凭外观来感觉可以食用。

不尝试 对野果野菜,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尝试一下没什么事,殊不知一试中毒,后悔晚矣。

不采摘 对于野菜野果,特别是野生毒蘑菇,外形不同,形状漂亮,但难以鉴别毒性,因此不要轻易采摘食用。

不购买 勿在路边摊贩购买未经检测的野生植物,即使在正规市场上对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等野菜,也不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 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做到不加工食用不明来源和毒性的野生植物,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预防中毒,做好救治

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要加强自我保护,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拿生命开玩笑,不以野菜做试验。采购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标签,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和其他野菜野果。

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 做到勤洗手、用公筷、分餐制、生熟分开,各类瓜果洗净去皮,特别是四季豆和蕨菜等食物,食用前一定要煮熟煮透,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烧熟煮透食物 加工食物时,特别是可食用的野菜应彻底烧熟煮透。剩饭剩菜再食用时,一定烧熟煮透。尽量少吃凉拌菜,不加工和食用冷荤类食品。

及时科学救治 出现误食有毒植物中毒事件后,要引导群众及时就近诊治。一旦发生因进食食物引起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时,患者应尽快就近到医院就诊。可立即采用简易方法(用手指、筷子、勺子等刺激其舌根部)帮助中毒患者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同时留存进食的可疑食物,送当地疾控等医疗卫生机构检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