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与鹅的故事的道理,狐狸与鸭子和鹅的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18:16:21

原文:“你愿意参观一下我的厨房吗?很近喔。”

解析:

走在黑树林里狐狸又向鹅妈妈发出了邀请。“你愿意参观一下我的厨房吗?很近喔。”

整个故事的情节特别熟悉,狐狸先生约鹅妈妈去散步、再接着去黑森林、再去狐狸先生的家参观狐狸的厨房。这步步诱骗的技俩,地球人都知道的。鹅妈妈又是如何考虑的呢!

故事情节的设定是经典的卑鄙恶棍和小天真,即一只身穿三件套西装、头戴礼帽微微笑着的狐狸吸引了一只戴着头巾的肥胖的鹅妈妈的注意力。

你看狡猾的护理边走边举起双臂,高兴的都手舞足蹈了,内心也一定乐开了花的。而鹅妈妈依然那么镇定,迈着优雅的步伐走在黑森林的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茂密的森林,粗大的树干,弯弯曲曲的小路,静谧的没有飞鸟,也没有同伴,只有一生的宿敌,这是一个怎样的境遇呢!

看到森林尽头的房子了吗?袅袅的炊烟,这一定是狐狸说的自己的家了。

【第10画面】

狐狸与鹅的故事的道理,狐狸与鸭子和鹅的故事(13)

原文:“非常愿意!”

解析:

可是鹅妈妈简直是执迷不悟了,不仅和狐狸走进了危险的森林,还连这种危险的提议都兴奋的回答“非常愿意!”

鹅妈妈答应的几个画面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前面的“可以啊”和“太有趣了”只是扬起的脑袋,带有兴奋的表情。而本页的“非常愿意”伴随着画面是两个小翅膀架在嘴边,低头沉思,脸上也多了几丝忧虑。

在阅读中,孩子们既紧张又兴奋,期待着鹅妈妈不出事情,祈祷她千万千万千千万万别上当,甚至会自己想办法帮她摆脱困境。可以提醒孩子遇到坏人我们不要着急,可以慢慢的想对策,找机会,先保护好自己。

故事的写作风格就像是过去的默片(无声电影),给这本绘本增添了许多特色。而且电影的场景感也营造出让孩子全身心投入的氛围。

我明白了封面黑乎乎的原因,作者在用老电影的默片手法讲故事呀!书中所有的对话并不是简单浮在人物头上的,而是用电影的手法在表现。

故事的男女主角,狐狸扮演的恶棍和看上去很可爱、很容易轻信的母鹅。随着情节的发展,狐狸开始慢慢把她引诱到森林中的家里去了。途中,有小鹅不停地齐声大叫,警告声越来越高,试图阻止他们的约会。但他们实际上是在警告谁呢?作者深知该如何安排一个悬疑故事的节奏,大胆的插画,尤其是那些强调角色生动表情的画面,为戏剧的展开增添了色彩。

【第11画面】

狐狸与鹅的故事的道理,狐狸与鸭子和鹅的故事(14)

原文:“你千万、千万别上当啊!”

解析:

画面上又多了一只着急的鹅宝宝。简单的文字,千万的层层递进,黑底白字,增加了场景的刺激性像看电影一样。

小鹅是黄色的,内衬也是黄色啊!图画后面翻页是对白,每当狐狸走一步,鹅妈妈就向着圈套走一步,就会有一只小鹅出来提醒,“你千万别上当”。像是黄灯警示:快停下来,前面危险!但是鹅妈妈却视而不见,继续向前。

一群鹅故作惋惜地叹息说,“你千万、千万别上当啊!”。那个最早出现的梳小辫的鹅宝宝更是剧烈的摇晃着翅膀,非常惋惜。作为画面外的小读者很容易被越来越紧张的气氛代入,忘了自己在画面之外,忍不住要为鹅妈妈担心,以为狐狸即将得逞。

一只狡猾的狐狸和一只母鹅在街上相遇了,迅速对彼此产生了兴趣。狐狸问母鹅:“你愿意和我一起去黑森林吗?”在小鹅宝宝看来,狐狸是想引诱母鹅成为他的晚餐,于是和所有一起看恐怖片的朋友一样,这些小鹅冲着似乎蠢得不行的母鹅不停地大喊:“你可千万别上当啊!”不过,小鹅们是不是因为看过太多恐怖片,而导致对于真实情况产生了误判呢?

【第12画面】

狐狸与鹅的故事的道理,狐狸与鸭子和鹅的故事(15)

原文:“你觉得我们来煮一锅汤怎么样?”

解析:

狡猾的狐狸,时时刻刻都保持着绅士风度,以询问的方式,征求意见。看到这,觉得完了,鹅妈妈马上就要变成大餐了……

故事采用了电影的分镜手法:我们先看到狐狸和鹅妈妈相遇,然后镜头越拉越远,他们走出了城区,走进了森林;等进入狐狸家的时候,镜头又开始越拉越近,近距离放大鹅妈妈和那锅汤,营造出紧张的气氛,将情节推向高潮。

还看到灶台上燃起的黄色(警示)火焰,餐桌上摆放的一份餐具,又加剧了紧张的氛围。

狐狸怀抱汤锅,迈着一字大步,剑指鹅妈妈。狐狸兴奋啊!花费心机的结果马上就要实现了。鹅妈妈双脚并拢自然站立,保持着高度的警戒。

我们在给孩子讲这个故事时,可以明确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是随时可以陪在他们身边,当他们遇见坏人,一定要学会沉着冷静,仔细观察,从容应对,寻找一切机会保护自己,这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第13画面】

狐狸与鹅的故事的道理,狐狸与鸭子和鹅的故事(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