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18:41:24

古泗州城一角

曾经繁华的古泗州城

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5)

隋唐开凿运河:因水而兴,漕运咽喉

历史上的泗州,位于淮河中游,洪泽湖西侧,北周设置,初治宿预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东南),隋朝时毁于战乱,开元年间迁至今淮安盱眙县城淮河对岸的泗州城。

隋炀帝即位后大修运河,《资治通鉴·隋纪四》记载:“发河南淮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

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6)

汴河与泗州城示意图

此后淮河与汴河汇合处的汴口(也称淮口)地位急剧上升,唐开元年间泗州州治迁徙到汴口临淮县,遂以临淮县城为泗州城。据康熙《泗州志》载:

北枕清口,南带濠梁,

东达维扬,西通宿寿,

江淮险扼,徐邳要冲,

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也。

泗州在唐代中后期迅速发展为全国重要的中等城市。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中期泗州户口数为53965户,《宋史·地理志》载北宋崇宁年间泗州总户口数为63632户,157351口。据此估计,鼎盛时期泗州城的城市人口应该有数万人,这在唐宋时期,已经是“准一线”城市的人口规模。

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7)

泗州城模拟GIF

唐宋时期的泗州,格外繁华。汴河自北而南,穿泗州城而过,成为泗州城市发展的中轴线,行舟参差,舳舻相连,闻名遐迩的普照禅寺灵瑞塔矗立于汴河之畔,熠熠生辉。泗州城与盱眙县隔淮河南北相望,两城之间有浮桥相连,故唐宋泗州交通之便利,不光因汴河水运,还因在泗州亦可舍舟登陆,直向东南。

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一生中有13次来到泗州,就在他仕途彷徨、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泗州的美景激发了他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他写下 《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一词,既抒发了他当时的情感,也描绘出泗州灯火阑珊的繁华景象: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

淡娟娟、玉宇清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闹,使君还。

宋元黄河夺淮:特殊地位一落千丈

到了元代,随着黄河夺淮,大运河改道,泗州地位一落千丈。一方面,伴随着元朝统一全国,泗州城作为宋金“边贸口岸”所形成的特定地位荡然无存。另一方面,汴河大部分河段因黄河夺淮入海而淤塞,元朝政府新开会通河,将大运河自徐州至临清段取直,而徐州以南,废弃汴河,利用经泗水故道至淮安清口的河段,从而基本形成今天京杭大运河的格局。汴河的逐渐废弃对于泗州城而言是一个致命打击,在元代全国交通经济版图上,泗州城的地位已然微不足道。

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