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04 18:41:24

黄河夺淮

公元1128年时任东京留守的杜充,决定用黄河水淹没南下的金兵,遂下令决开黄河大堤。黄河水一改它数千年经山东入渤海的流向,最后注入淮河而入海。这次改道,历时728年。

明祖陵:“龙兴之地”的最后荣光

明代的泗州一度因为其“龙兴之地”的特殊地位而稍有振作。明太祖朱元璋祖籍江南句容,其祖父时移居泗州盱眙。朱元璋于洪武十九年(1386)下令在其祖父原葬地——泗州城北杨家墩修建祖陵,作为其高祖、曾祖、祖父的衣冠冢,至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全部建成,是为明祖陵。明祖陵带给泗州城历史上最后一丝的荣光,每年的各类祭祀活动使泗州城成为朱明王朝的“行宫”,那时的泗州城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蚁集,达到了空前繁荣。

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9)

明祖陵神道石刻

清初黄淮水患:扁叶孤城终被淹没

明清两代河患频仍,在运河、淮河、黄河诸水道交相侵逼下,泗州这座淮上都会最终在清代初年沉沦于洪波之下。明代万历年间,河道总督潘季驯推行“蓄清刷黄济运”的治水方针,泗州成为“被牺牲的局部”,日益遭受黄淮洪水围困。

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10)

潘季驯《河防一览图》

清朝统治者继续推行“蓄清刷黄”“保漕固河”的方针,据康熙《泗州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泗州连年遭受洪水危害,堪称扁叶孤城。清代康熙十九年(1680),走过了与洪水搏斗的几百年时光,泗州城已经到了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终在黄淮洪水夹击下沉入水底,只剩下一片汪洋。此后,虽泗州地方官员于泗州城门楼上理政十余年,寄治盱眙县衙近百年,依旧逃脱不了“裁虹并泗”的命运。

泗洲还是泗州,泗洲图解(11)

洪灾模拟GIF

历史如烟,但水淹泗州城的传说,依然在盱眙乡野、泗州故里口耳相传。千年古城的故事与往事随着古城的发掘慢慢浮现,泗州城址上这片曾经贫瘠荒废的土地重新勃发出无穷生机。如今的淮河北岸,透过砖石瓦砾千年古城展露真颜,古泗州的文化印记也散发出独特的人文魅力。淮河以南,现代化的盱眙新城拔地而起,崭新的传奇正在书写……

(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供稿)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