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山为什么称其为“羽山”。有一种说法就是羽山是古人类羽民的居住地。何光岳著《东夷源流史》载:“羽山以羽民所居而得名……羽民为东夷鸟族的一支。”
羽山还是南北人群居住群落的交界处,即便在明初大移民时,也是如此。据在羽山周围调查,山南边的多说老家是苏州阊门,山附近及北边的多说老家是山西洪洞喜鹊窝,方言不同,民俗也有异。
羽山史前还在大海之中,隋唐时还濒临海边。唐初崔国辅诗云:“羽山一点青,海岸杂花碎。日暮千里帆,楚色有微霭。”今日之羽山已远离海岸约百里,成为陆上孤立的山头,可见沧海桑田,世道变迁。
羽山周边有六处古文化遗址,分别是大贤庄文化遗址、爪墩文化遗址、许沟原始部落遗址、小店子村新石器遗址、房山钓鱼台遗址、青湖钓鱼台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羽山南边还有曲阳、代相、城后、鲁兰、罗庄等五座古城遗址,其中离羽山最近的罗庄古城,面积约25万平方米,曾出土铜剑及大量陶片、瓦当、箭镞等,为汉代古城遗址,距今约2000年。罗庄古城相传是楚汉相争时楚将钟离昧所筑,据明代《一统志》载:“城(钟离昧)在州(海州)西八十三里。”《方舆纪要》载:钟离昧城“城旁有羽泉,相传为舜殛鲧处。”罗庄古城遗址,应该就是史书所载的钟离昧城。
迄今为止,羽山地区还发掘了10余座古墓,大部分为汉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
齐魏争战马陵山
马陵山为沂蒙山余脉,北起山东省沂源县,经郯城县、东海县、新沂市,南止于宿迁市境内的骆马湖边。整个山体连绵起伏,长达百余公里,古代号称“八百里马陵”。
漫步马陵山,隐约可见一条崎岖的山路顺山势蜿蜒而延伸,这就是马陵古道。著名历史学家周谷成先生题写的“古马陵道”碑就立在桃林镇黑龙潭边古道旁。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齐魏马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341年,魏国军队在庞涓的率领下,从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出发,意在“伐齐并莒”。齐国军队由孙膑指挥,利用“减灶法”,逐步引诱魏军深入至马陵山腹地决战。尽管有关齐魏马陵之战的遗址问题众说纷纭,但据考证,孙庞斗智马陵道战址确系苏鲁边界马陵山,这已为《海峡两岸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学术研讨会》的历史学者和权威专家所论证。孙膑射*庞涓于马陵山,数百里马陵古道至今遗存着前后古寨、卸甲营、独龙涧、庞涓沟、庞涓上马石、射箭崖、庞涓死地、分尸岭、庞涓墓等古迹。相传孙膑念同窗师兄弟情谊,将庞涓尸体用石墓葬于马陵山顶,并为其修一小庙,立一块无字碑。20世纪70年代此墓被挖掘,属石椁墓,其规模相当于大夫一级,符合庞涓身份。经山东大学历史系蔡凤书教授考证为战国时期墓葬。
马陵山主要由紫色砂岩组成,以丘陵和溪谷为其腹地,峰林耸立,山势陡峭,红岩丹壁,其色如屋丹,灿若明霞,地学遗迹十分丰富,是江苏省丹霞地貌出露最大的地方。
马陵山在东海境内,北起李埝乡黑豆涧村,南至桃林镇上河村西。地势有平有险,沟壑纵横,地形多变,忽而状如奔马腾跃,忽而形似伏龙蜿蜒。这里山清水秀,花香鸟语,蕴幽藏丽,气象万千,集奇、灵、秀为一体,自然和人文景观极其丰富。
唐代古战场磨山
磨山位于东海县北边,海拔158.3米,地处苏鲁交界处,是蒙山东来最末的一座山,故称“末山”。 后因其山石坚硬,老百姓取石作磨,又改称“磨山”。 地方志书载:“顶如仰盂,岚翠亭亭,时露云上,故又名云磨山,山西有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