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金燕西如此着急着娶冷清秋的时候,他的父亲金铨便早已看出了这其中的苗头,甚至直言不讳地批道:
“老实说,他简直就是靠他几个臭钱,去引诱人家的。这种婚姻,基础不太正当,成就了也没有什么好处。严一点说,就是拆白。”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冷清秋心中很清楚,当初的确也是考察良久才不得已选中金燕西的: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她不是不会继续等的。
因为,金燕西的种种表现都在向她展现一件事——他是彻彻底底的纨绔子弟。
可金燕西的那些花言巧语实在太过迷人,而冷清秋显然阅历太浅,以她当时眼界并未曾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才给了金燕西截胡的机会,更给了她自己一个放纵妥协的理由。
其实一切便像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所写的终结一般:
那时候只怪她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所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原著里,冷清秋自己甚至也在同金燕西成亲后感到后悔,为自己一时贪图虚荣富贵而感到懊悔:
“回想到前此一年,觉得那个时候的思想,完全是错误的。那时以为穿好衣服,吃好饮食,住好房屋,以至于坐汽车,多用仆人,这就是幸福。而今样样都尝遍了,又有多大意思?那天真活泼的女同学,起居随便的小家庭,出外也好,在家也好,心里不带一点痕迹,而今看来,那就是无拘束的神仙世界了。我当时还只知齐大非偶,怕人家瞧不起。其实自己实为金钱虚荣引诱了,让一个纨绔子弟去施展他的手腕,已经是自己瞧不起自己了。念了上十年的书,新旧的知识都也有些,结果是卖了自己的身子,来受人家的奚落,我这些书读得有什么用呢?我该死极了。”
也正是在此时,冷清秋开始逐渐清醒了。
假清高的拧巴性格,最为致命
而话说回来,冷清秋在婚姻中拧巴的性格,也早已注定了她在这段婚姻中注定会不得善果的终局。
因为,每一次冷清秋同金燕西发生了矛盾,除了会哭之外,几乎便没有其他的手段了。
清秋停了哭,正想说几句,但是一想到这话很长,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因此复又忍住了,不肯再说。那一种委屈,只觉心窝里酸痛出来,两只眼睛里一汪泪水,如暴雨一般流将出来。燕西见她不肯说,只是哭,烦恼又增加了几倍。
事实上:
冷清秋的假清高,其实也更偏向于一种过于自负,甚至是一种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