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首先,在客户场景下,需要考虑所有涉及到生产成本的凭证模板修改。其次,这里不涉及委外业务,因为委外的业务虽然在成本计算单上也有成本项目的展示,但是委外业务通常不涉及生产成本这个科目,所以这里完工结转凭证模板只需要设置非委外的场景。最后,既然选择了完工成本结转这个单据生成凭证,建议模板禁用生产入库凭证模板。
3、数据测试。
企业零成本管理的业务主要有:费用类物料、资产类物料、赠品、不良品或废品、配套件。
一、费用类物料
费用类物料一般是指企业采购的办公用品、包装材料,采购回来即全部费用化,最多是进行库存数量管理、不统计其成本。K/3Cloud中规划此类物料为“费用”属性(见物料基础资料中的物料属性),存货核算不纳入此类物料进行成本核算。
单据存在服务类/费用类物料情况下对应的凭证模版设置分录行生成条件后可以生成凭证。按“物料类别” 和“物料属性” 进行分录行生成条件设置均支持,具体操作设置如下:供应链单据默认屏蔽了“物料类别 ”字段(过滤条件列表可见), 需要在BOS先放出物料类别可见性选择(过滤条件列表可见),然后凭证模版借贷方分别设置 “分录行生成条件”物料类别 <> 服务/费用类。
二、资产类物料
资产类物料是指企业采购的固定资产,在资产化之前存放在仓库中,仅进行库存数量管理,不核算其成本。K/3Cloud中规划此类物料为“资产”属性(见物料基础资料中的物料属性),存货核算不纳入此类物料进行成本核算。
三、不良品或废品
不良品或废品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产生的不良退料、废品退料或生产的不良品或废品以及库存管理过程中报废的料品,这些都有可能是零成本处理。这类应用在K/3Cloud通过库存状态类型进行归类识别,即库存状态类型为不良的,系统定义为不良品;库存状态类型为废品的,系统定义为废品。库存状态类型是预设数据,不允许新增,库存状态可以自定义。成本管理通过库存状态的类型进行不良、废品识别,零成本管理应用方案如下:
不良&废品需单独设置仓库进行存放管理,不良废品仓库设置类型为“不良”或“废品”的库存状态,存货核算时需将正常品仓与不良废品仓设置不同的核算范围或者将物料基础资料中的物料维度“仓库”勾选影响成本,这样存货核算时会将相同物料编码的不同仓库数据分为不同核算维度分开核算,以达到不良品或废品零成本入库零成本出库的目的,同时在成本管理系统参数中勾选“赠品、不良或废品零成本允许结账”。
注意:因在存货核算系统启用后,核算范围的划分依据不允许修改,请实施前务必调研客户的此类需求,如果不确定可以按“货主 仓库”进行划分。
四、赠品
赠品是指供应商赠送或赠送给客户的原物料或产品。采购过程的赠品一般是零成本入库或与普通料品均摊成本,销售过程的赠品收入为零,但成本不一定为零,因为销售的赠品有可能是企业自产的料品,也可能是之前供应商赠送的料品。企业如果不需对赠品进行单独跟踪管理,可以视普通料品处理,即不管来源,核算出的成本是多少就结转多少成本;若需单独跟踪管理,则需设置仓库单独管理分仓核算,以达到零成本入库零成本出库的目的。
K/3Cloud对赠品的成本处理方式:
通过单据上的赠品标识进行识别控制,目前只有采购入库单(退料单)、销售出库单上有“赠品"标识,成本核算允许赠品零成本入库零成本出库,但在业务处理上存在一些局限,比如调拨、其他出库、生产领料单据都没有赠品标识。
经过现有客户应用的探索,通过不良废品的解决方案可以完美处理赠品零成本管理,解决方案同不良或废品,库存状态因可以自定义,可以命名为赠品,类型选择“不良”或“废品”即可
五、配套件
配套件一般是只能与主件进行配套使用或买卖的低价值零部件,成本可以忽略。这类物料因与正常业务混在一起,成本核算难以区分,目前只能进行粗放管理,因其有特殊性,存货核算又不能排除不进行核算,只能顺其自然,允许出入库成本为0,合法检查报告给予提醒,由用户识别其成本的合理性,期末结账时需BOS中勾选成本管理系统参数“零成本单据允许结账”进行结账处理。
此处理方式为粗放的控制模式,系统没法控制成本的正确性,需用户进行识别。
5.9 副产品成本解决方案K/3Cloud支持副产品应用的情况,现总结一下几个应用方案。
副产品在BOM中的设置直接影响着成本核算:
方案一:设置BOM时将副产品作为父项产品的子项物料,类型为“返还件”,并在副产品的物料基础资料中设置参考成本。成本计算向导参数设置“零单据成本自动取价规则”,成本计算时,副产品对应的退料单成本通过“零单据成本自动取价规则”获取参考成本,同时退料单作为父项产品子项物料成本的扣减项扣减父项产品的材料成本。
这种应用比较灵活,受行业限制较少,而且可以用于K/3Cloud简单生产模式下副产品成本核算。
方案二:设置BOM时将副产品在BOM表头中联副产品页签设置,业务上会与主产品并列显示在生产订单列表中,即同一生产订单主产品、联产品、副产品展现先不同生产订单行号上。这种应用下,产品核算需对主联副产品创建“产品组”(支持根据BOM批量生成产品组),并要在副产品定额成本维护中维护副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成本计算时首先会根据生产领料成本扣减副产品的定额成本,然后在主联之间进行分摊。
这里扣减副产品定额成本我们区分了两个场景:
一种是生产时一次性投料,这种情况下,生产领料成本扣减的副产品定额成本为副产品生产订单数量*单位定额成本, 副产品的期末在产成本=副产品生产订单数量*单位定额成本-完工入库数量*单位定额成本;
第二种是生产是陆陆续续投料,这种情况下,生产领料成本扣减的副产品定额成本为副产品生产完工入库数量*单位定额成本.以上两种情况的应用由系统参数“副产品投入材料成本计算依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