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8 轪侯之印
就着坑道里的泥水简单清洗了一下,发现上面的字迹还很清晰。
一枚刻着“轪侯之印”,另一枚刻着“利仓”。
考古队大受鼓舞,将淤泥统统筛了一遍,又发现了另外一枚印章,上面刻着“长沙丞相”四个字。
这三枚印章的出土,让专家们确定了墓主人的身份。
按照墓葬的位置来说,辛追夫人应当是利苍的妻子。
不过奇怪的是,辛追夫人墓葬的规格比利苍墓高得多。
前边说了,辛追夫人的墓葬用的可是王侯规格,而利苍只是长沙侯。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会,按说不应如此。
图29 辛追夫人复原画像
这一个谜,至今仍没有解开。
与2号墓相比,3号墓的保存很完好。
里面有墓主人的身份信息,是利苍和辛追夫人的儿子利豨。
墓葬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和竹简。
这些书简共28种,12万字,研究价值极高。
其中有目前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医书《五十二病方》;
有最早的天文学书籍《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
有内容和现在流通版权内容差别非常大的道家经典《道德经》;
还有房中术、养生方、《周易》等等,堪称百科全书。
图30 出土的帛书和竹简
《五星占》和《天文气象杂占》中记载了两千多年前人们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动和彗星的长期观察,保存有重要数据。
《五星占》计算出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日,和现在的数据相比仅差0.48日;土星会合周期为377日,和现在的数据相比仅差1.09日。《天文气象杂占》记载了29颗彗星和一些星云的图案,观测时间超过六百年。
还有我们熟知的《道德经》,通行版本内容道在前,德在后。
马王堆出土版本德在前,道在后。
德是人们的修为,道是自然规律,虽然是是顺序的差别,但其中的思想却是天差地别。
图31 马王堆出土的谷物与水果
例如通行版本中有“大器晚成”,而马王堆版本的原文是“大器免成”,意思是如果你是大器,不必刻意造就也能够成功。
和通行版本中必须历经磨难的意思刚好相反。
老子的思想一直反对仁义,认为大道废弛,人们才开始讲仁义(大道废,有仁义)。
通行版本道德经“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句强调仁义的话两千多年来人们解读起来一直很有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