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深海到高山、从沙漠到雨林,地球的每一处都有植物的印记。岁月流变、气候变迁、地质运动、生境更迭,植物历久弥新、在不断演化中保持着多样化的世界。中科院之声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联合开设“花花万物”,在这里,我们关注植物的生存、竞争、繁衍、死亡,展示自然界的奇特多姿,解读生物的万千气象,探索神奇的生命秘境,致敬这无声无息又蓬勃多姿的世界。
自古以来,我国色彩文化博大精深。在古代,服饰颜色搭配有严苛的要求,不仅承载着先祖们的精神信仰,而更多的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朝代的更迭过程中,不同的颜色在不同时期所处地位不一。作为两级色之一的黑色,在古代拥有“玄、缁、乌、皂、墨、黔、黎”等多种称呼,曾一度受到高度重视,代表尊贵吉祥的高等级地位。“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是《诗经·郑风》的开篇之作《缁衣》中的诗句,描述了贵族阶层穿黑色朝服的装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代表“水”。秦始皇认为秦灭周是以水德战胜了火德,故而秦朝崇尚黑色,从衣服到旄旌、节旗等都以黑色为上等。魏晋时期也以黑色为上,当时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贵族阶层以穿黑色著称。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乌衣巷口夕阳斜”中的乌衣巷就位于秦淮河南岸,因住在此巷中的贵族子弟都喜爱穿乌衣,即黑色丝绸衣服而得名。然而走过高光时刻的黑色,后来大多数时期都是平民百姓的衣色。
大自然中可以用来染黑色的植物繁多。植物染黑大多是因其用于染色的部位中含有单宁,也称为鞣质(是一种具有多元酚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鞣质经媒染剂作用,可将汁液制成深浅不一的黑色染液。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植物主要有皂斗、五倍子、乌桕等。
《周礼·地官·大司徒之徒》中记载上贡之物说到要因地制宜:“ 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其植物,宜皂物”。汉代郑众注:“皂物,柞栗之属,今世间谓柞实为皂斗。”柞树是壳斗科植物的泛称,其树皮和壳斗都富含鞣质,皂斗指的是壳斗科植物的果实,加入媒染剂绿矾(硫酸亚铁),可染黑色,是我国古代一种很重要的黑色植物染料。正因为皂斗可制成黑色染液染制衣物,故而百姓所穿的衣服也被称为“皂衣”。
壳斗科植物果实(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用五倍子制作黑色染液由来已久,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蜀中者为胜,生于肤木叶上,走月结实,无花,其木青黄色,其实青,至熟而黄,九月采子曝乾,染家用之。”不过五倍子不是一种植物,它是漆树科盐肤木属树木的幼枝和叶上形成虫瘿,呈囊状或菱角状,其富含五倍子鞣质、没食子酸,既是古代著名的染黑植物染料,也是如今制作墨水的原料。
采摘成熟的五倍子烘干后,直接捣碎装在棉纱袋中,用温水浸泡,得到的染液呈土黄色,需加入明矾作为媒染剂,发生化学作用后,才能制得较好的染色深度和牢度的黑色染液。
五倍子(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
五倍子染液染出的纺织品(图片来自网络)
乌桕(Triadica sebifera(Linnaeus) Small)是大戟科乌桕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原产在我国黄河以南各省份,日本和印度也有分布。其叶片互生,质地很薄,若纸一般,富含鞣质,也是古时用于染黑色良好原料。除了制作黑色染液外,乌桕叶在金秋时分,呈现黄、橙、红、紫等色相,美轮美奂,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一直是江南的一道美景。其种子既含油又含脂,白色的蜡质假种皮能榨出固体脂,被称为“皮油”,是制作油漆、蜡烛和肥皂的原料。皮油成分主要是脂,其脂肪酸组成相对集中,可作为生产硬脂酸和油酸的原料,既能作为食用油来食用,又是重要的工业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