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进场抖音的时候,也是布局的矩阵化逻辑,当时有一个账号月销2000万了,想的是做一个图书类目的直播基地,起几十个100万粉丝,月销千万的账号。所以一开始就一口气做了10个,做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亏了不少钱,后面就调整重点做几个账号了,结果单个账号5-6人团队反而更加轻松的实现月盈利过百万。
本文把其中的一些坑给大家聊聊!
矩阵账号的由来一般是下列原因:
1、放一堆代运营账号,为了去赛马;
2、大号数据好,但增长乏力,于是就想再做几个新号;
3、公司大,部门多、按照达人、团队、货盘,分矩阵账号;
4、幻想账号多自然流量可以蹭的多,赌一把;
5、大号主播压力大或身体原因,想孵化一些新人,MCN化;
归根结底,是增长的*强烈,想用模式创新的方式,简单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达到业绩后面加N个0的效果。
风险点:
1)优势资源分散,对于大号还没做太好的团队,不论是软硬件建设、人才配置、还有投流费用的预算,矩阵小号都在分散大号的资源。
环境恶劣的时候,鸟妈妈都会弄死几个孩子,保剩下的,所以当大号本身还没做起来,流量还不大,盈利状态不稳定的时候不建议分账号去做。
2)互相争抢流量,差异化没做好的情况下,比如相同的货盘,如果引流方面完全没有新的花样,两个账号采取的是相同的方式,那么就会相互争抢流量。当年每个账号的平台扶植力度较大,所以只要账号数据可以都会配以相应的推流,这样的情况,多开账号肯定是可以薅一些流量的。但是现如今,变现型流量,都是要靠稀缺内容换取,或者干脆直接拿钱购买,所以肯定涉及到相同用户人群的竞价。两个账号很有可能做成自己打自己的局面。
3)自己之前起号的成功经验,往往无法复制。抖音变化极快,从拉直播时长就能获取更多流量的时代,到憋单秒*就可以快速激活直播间推流,千人万人在线的时代,再到,短视频引流的兴趣电商时代,再到,千川付费碾压自然流量的时代,最终到现在,付费流量也要拼内容拼创意、拼人设的时代。很多账号做起来的偶然性极强,如果团队的实力没有做到跟进最新的平台能力需要,以以往的固有流量思维去布局矩阵,往往会在新起账号上烧掉不少成本。
4)管理难度高,核心技术外泄,成功概率低,给了很多资源,输出了很多方法。好不容易拉起该到回收期了,新人开始跟公司博弈利益。同时跑路单干或者被挖走的概率极高。波波这里见到太多矩阵化的团队,拉扯起来主播还有运营给别人做了嫁衣。
那矩阵有没有人能够做起来呢?当然有!
交个朋友的矩阵账号做的比较成功:
核心点:
1、交个朋友矩阵化,并不一定是主账号流量无法上升,而是太多人挤到一个直播间,需求有不太一样,分流的化,过品效率可以做到更高;
2、主播人气和团队能力,被主账号大流量培养起来了,同时都放在主账号也放不下,利用主账号带动起来的一些有人气的主播,可以赋能矩阵化账号。
3、品牌供应链跟的上,不同直播间按照类目分开,有足够多的大牌好货,覆盖传统熟知品牌(五粮液、美的、京东)、新锐国货品牌(尔木葡)以及网红品牌(本该时鲜、西域美农)等。
4、BD和运营能力跟得上,不同的直播间,能够把各类目的产品价格压到市场价最低,作为引流的基础,利用多件套装的模式,带动GMV和利润,增加流量的效率。
1、递进式活动起号玩法